搜索
世上乞怜帖双耳,得失毫芒汗流水。
辕驹厕鼠端可怜,笑杀物外奇男子。
先生眼中无可人,将军污足渠亦嗔。
傥欲眠时遣客去,两忘物我渊明真。
世间势位日悬绝,不能变渠平日拙。
政如强弓五十步,无力可贯青唐铁。
猜你喜欢
管中窥豹一斑耳,敢对江海更言水。
赖公不作扬雄尾,舞雩曾许随童子。
绨袍至今念故人,世人欲杀渠不嗔。
更将妙语为高价,坐令玉表欲侔真。
期公终始不相绝,回愚参鲁余亦拙。
异时报德但修身,那用张良袖中铁。
岭云去天一握耳,取死一分山下水。
不辞舟车千里来,赖有陈蕃知孺子。
当堂得酒觞故人,醉倒花前夜不嗔。
我来一见欣如故,险语聊摅肺腑真。
安得眼边万事绝,与君千首较工拙。
乐死初无锸自随,那学祠东墓费铁。
忽忽百年石火耳,偃鼠不逾一腹水。
胡椒百斛何为哉,箪瓢便可安颜子。
君看世间容悦人,胁肩摇尾恐人嗔。
所得仅能毛发许,抵掌无由一笑真。
期公便与此曹绝,折脚铛中归养拙。
富贵鼎来即应之,鄂公未遇姑冶铁。
平生喜求友,结托尽名士。英游非不多,落落鲜知己。
夫君文章伯,问学富经史。大器须晚成,至宝不轻市。
相逢吴会间,论议发蒙鄙。未会神先交,遽别情曷已。
萧条岁云徂,飞雪遍千里。江寒蛰鱼龙,路远积烟水。
离异未足嗟,合并宁可拟。独怀同门朋,为我谢屠子。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shè)香眠石竹,鹦(yīng)鹉(wǔ)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gé)晚,百里见秋毫。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参考资料:
1、丁成泉.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第1卷东晋南北朝·隋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523页
2、霍松林.霍松林选集第七卷译诗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59页
山寺:即秦州麦积山瑞应寺。细路:登山小路。
麝香:鹿属。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金桃:即黄桃。
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水一作“石”。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秋一作“纤”。
首联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领联一个“眠”,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首联和领联描述了战乱对山寺的影响。僧人或参战,或逃跑,已所剩无几。而麝香、鹦鹉却怡然自得,不知人间变故。
颈联写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的宝贵不只在为我们展现了极为优美的如画山水,更宝贵的是为后人记录了当时在秦地数量很多的麝和鹦鹉的事实。麝因有珍贵的麝香,鹦鹉因美丽而能学人言,长期遭致滥捕滥杀,在这一地区相继灭绝了。高远得接近仙境的寺庙尚且如此,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就更难以言表了。
歌舞籍中第一。情致人间第一。年纪不多儿。尽娇痴。昨夜华严阁下。
今夜海棠洞下。多少别离情。泪盈盈。
代田谁为西汉议,耐旱幸有占城禾。挥镰正见八月穫,拾穗遥怜一老歌。
为言使君驱五马,北陌东阡饷耕者。汝曹力穑更当勤,慎勿惰游辜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