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已闻赤帝收秦鹿,又见乌江刎楚猴。一点报韩心已遂,重轻宜不较封留。
猜你喜欢
留侯下邳时,豪气或未除。晚节欲轻举,效在黄石书。
其书本无言,一叹三呜呼。彼公实天人,识此鹓凤雏。
良田有芜秽,令子痛自锄。万事不得已,一身常晏如。
袖手默无语,四方瞻步趋。不知隆准公,果能知子无。
小儿荀彧辈,下及崔浩徒。谓能明子心,此语亦已诬。
不能处其知,正足杀其躯。所恨生已晚,圣门无坦途。
学不尽其才,未免风俗驱。诗书在煨烬,子何不回车。
试问礼之本,更观心地初。
春雨春风薜荔墙,一祠灯火数家乡。松崖树古碑重勒,梅岭花流水较香。
岂伴灵妃弹宝瑟,犹怜野老祭椒浆。经过故是须眉辈,影落寒潭好自商。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qǐ)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yáo)华未忍折。
离别的时间虽然很长,自己却刚刚感到与丈夫分别。
还闻得见对方衣服上的香味,对方交给自己的情书还握在手里,字迹尚未磨灭。
我腰襟上佩戴的两条绸带,在梦中变作了同心结。
恐怕自己的心思被他人看出,不敢去折瑶华赠给情人。
参考资料:
1、郭荣光.历代名诗大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262页
2、张岗.中国古典爱情诗歌选注:三秦出版社,2011年:116页
3、詹福瑞.齐梁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48页
适:才。意:当作“忆”。
芳:情人留下的体香。书:情人的书信。
绮带:绸带。同心结: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二之意。
所思:指自己思慕情人的感情。瑶华:琼花,指情人。
“”才离别,好像是与你分离很久了,这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是一种思想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离别很久了,但情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宛然如在眼前,分离也好似在昨日,这也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感情,就是后一种,谁说“生离”已很久了,还记得才与你分别。“适忆与君别”即文通《古离别》“送君如昨日”意。两句表现了“生离”的痛苦,写得十分细腻。·
“”这两句承接“适意与君别”,具体写出送君如昨日:我衣服上还留有你的香气,你的书信还握在我的手中。“”这两句表现与意中人结为夫妻的愿望,我腰中所系的两条丝罗绸带,梦中也在想打成“同心结”。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结为夫妇,万般恩爱之意。比喻之巧,爱情之深,不言而喻。然而,他不愿轻易把内心秘密告诉对方,所以结句说:“”他常常担心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他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不忍心去攀折她(瑶华)。这是多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多么深沉的爱。然而,深爱而不能吐露,他必须承受痛苦的煎熬。
这首诗抒写对意中人的深爱,风格细腻含蓄,寄托深远,尤其是心理描写,入木三分,缠绵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从结构上看,全诗共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离”不久,犹如昨日,思念良深;后四句写欲与“同心结”而“未忍折”,说明思念之苦,颇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之情思。前后两层,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表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忧思,是《有所思》一类抒写男女爱情诗歌中的佳作。
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
委蛇东省步,磊落建安才。信有龙遗蜕,虚疑鹤化胎。
奇探过禹穴,胜纪想天台。寄谢谈经子,匡衡正鼎来。
稷卨今为相,明君复是尧。宁知买臣困,犹负会稽樵。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闲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