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识字谁令胜烂奚,自应无褐更无衣。
宵安亦念明朝计,儿报屋檐生早晖。
猜你喜欢
瑟缩从渠体尚生,不妨攲拥度天明。书生活计能消底,太息牛衣王仲卿。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chāi)明。钗头人胜轻。
角(jiǎo)声催晓漏(lòu)。曙(shǔ)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参考资料:
1、刘瑜.李清照全词.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263-264
2、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99-102
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背窗:身后的窗子。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人、胜:皆古人于人日所戴饰物,始于晋唐。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此处含有敌兵南逼之意。晓漏:拂晓时的滴漏。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牛斗:与斗、牛同。两个星宿名。
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此词起首二句寓有飘零异地之感。望归鸿而思故里,见碧云而起乡愁,几乎成了唐宋词的一条共同规律。然而随着词人处境、心情的不同,也能写出不同的特色。“归鸿声断”,是写听觉;“残云碧”是写视觉,短短一句以声音与颜色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那嘹亮的雁声渐渐消失了,词人想寻觅它的踪影,可是天空中只有几朵碧云;此刻的情绪自然是怅然若失。稍顷,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升起了一缕炉烟。雪花与香烟内外映衬,给人以静而美的印象。“炉州”下着一“立”字,形象更为鲜明,似乎室内空气完全静止了,香烟垂直上升,纹丝不动。
这首词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转移的过程,但这一切都是通过景物的变换和情绪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从“残石碧”到“凤钗明”到“曙色回牛斗”,既表明空间从寥廓的天宇到狭小的居宝以至枕边,也说明时间从薄暮到深夜,以至天明。过片二句中的角声是指军中的号角。漏是指古代的计时器铜壶滴漏,引申为时刻、时间;着“催”字,似乎是一夜角声把晓色催来,反映了词人彻夜不眠的苦况。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云:“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细节虽不同,手法正相似。它们都是通过客观景物的色彩、声响和动态,表现主人翁通宵不寐的神态。所不同的是用词乃写男女临别之夜的辗转不安,李词则写客居外地的惆怅情怀。周词风格较为妍艳,李词风格较为沉郁。
此词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淡永。宋人张端义谓易安词“皆以寻常语度人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人调者难”〔《贵耳集》卷上〕。构成淡永的因素大约有三:一是格词轻灵而感情深挚;二是语言浅谈而意味隽永;三是细节丰富而不痴肥。仔细玩索,当能得其崖略。(《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杜1988年4月出版)。
县市无城堵,坡陀枕水滨。铜坑寒凿矿,炭户晓担薪。
兵后姜芽少,岩深箭竹新。沙蹊浮石子,戛戛履声频。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炼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少从杖屦记游行,今拜祠堂慨死生。忽见丹青开惨澹,尚怜忠毅郁峥嵘。
犯颜切切先知祸,载籍堂堂后有名。真与吾乡植标榜,继声谁作凤凰鸣。
九曲亭边水,游鳞荇藻齐。品题传陆羽,呜咽出梁溪。
钟梵云中合,神仙洞府迷。游人乐忘返,塔影下山西。
澡身乎书圃,晞发於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修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於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