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未同升乡里贤,别离寒暑未推迁。
萧条羁旅深穷巷,蚤晚声名上细毡。
碧嶂清江原有宅,白鱼黄雀不论钱。
槟榔一斛何须得,李氏弟兄佳少年。
猜你喜欢
看除日月坐中铨,一岁应无官九迁。
葱韭盈盘市门食,诗书满枕客床毡。
留连节物孤朋酒,恼乱邻翁谒子钱。
谁料丹徒布衣得,困穷且忍试新年。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
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
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自怜长策无人问,羞戴儒冠傍塞垣。旗头指处见黄埃,万马横驰鹘翅回。剑戟远腥凝血在,山河先暗阵云来。角声恶杀悲于哭,鼓势争强怒若雷。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鸱清啸伏尸堆。风怒边沙迸铁衣,胡儿胡马正骄肥。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
小雨做春愁,愁到眉边住。道是愁心春带来,春又来何处。
屈指数花期,转眼花归去。也拟花前学惜春,春去花无据。
少日交游,屈指数、零丁有几。堪痛是、召平老去,子安又逝。
宿草已干红泪迹,才人易郁青霞气。叹人生,华屋与山丘,须臾耳。
南皮宴,今休矣。西江客,归犹未。讶西华葛帔,一寒至此。
风雪漫天空踯躅,江湖到处增憔悴。问年来,多少死生愁,长江水。
金阙瑶阶路不迷,白云翠岭一般齐。
我今要达参寥境,借作凌虚万丈梯。
恨无端报晓何忙。
唤却金乌,飞上扶桑(sāng)。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
好良宵(xiāo)添数刻争甚短长?
喜时节闰(rùn)一更差甚阴阳?
惊却鸳(yuān)鸯(yāng),拆散鸾(luán)凰。
犹恋香衾(qīn),懒下牙床。
猛然间窗外传来声声报晓,怎不叫人心头着恼?
那报晓声唤出了太阳,在云树间挂得高高。
欢情正浓,不想分别时刻已到,心头渐渐被愁意笼罩。
千金良宵,再添数刻时分,老天又何必计较?
销魂时节,就是多饶一更,想来也不妨大道。
如今恩爱的鸳鸯心惊胆跳,和美的情侣分道扬镳。
叫人舍不得离开被窝,好久才懒懒地着衣下床,挨一刻一刻是好。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蟾宫曲·晓起
金乌:太阳。旧传日中有三足乌,故以“金乌”代日。扶桑:神树名。《山海经》说它高三百里,植于咸池之中,树上可居十个太阳。
闰:在正常的时间中再增加出时间。阴阳:大道,此指道理。
牙床:象牙床。
这首曲中的“晓起”,意味着男女情侣的“惊却”与“拆散”。起首一句点出“晓”字,就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和心绪。晨鸡报晓,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作者在前着一“无端”,在后怨一“何忙”。前者说明了“欢娱”的投入,后者则预示了“分散”的逼近。“唤却金乌,飞上扶桑”是对旭日东升的艺术性说法,也有讳言早晨来临的意味。这是作者《青楼十咏》中的一首,因为是露水夫妻,所以晓起有如此不舍。但全曲无浮浪轻薄之意,感情可谓深挚。元散曲在社会上的传播,青楼歌咏也颇起了一番作用。因此作者选上这样的题目,郑重其事地进行创造,是不该非议或奇怪的。
作者将“晓起”的“起”字仅在最后两句完成,在此前铺垫了良宵苦短、分别在即的背景,屡述了这一特定场景下惆怅惊惋、难分难舍的细腻心情,构思颇为新颖。尤其是“好良宵”、“喜时节”两句对仗,更是表现出有情人之间依依不舍的至文妙语。以后贯云石有《红绣鞋·欢情》:“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么。”末句颇为人称道,殊不知实是该曲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