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帝武启宗周,玄鸟浚哲商。
涂山配神禹,独不嗣娥姜。
异时天与贤,嗣子繄匪良。
欲肇天与子,是用开厥祥。
钧台享群后,有扈诛叛方。
谁令讴与讼,帝畀有夏昌。
推此方朱均,巍巍真令王。
伯阳指株李,阿衡降空桑。
龙踞生汉祖,龙漦诞褒娼。
石裂何足问,世语多荒唐。
若比望夫山,虽怪犹有光。
猜你喜欢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yuán)啸(xiào)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却向晚而哀号。
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2
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将:与。
谷鸟:山间或或水间的鸟。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堪称味外有味,颇耐咀嚼。
颈联“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上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写江猿的啸声。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首、颔两联,先由近及远,复由远及近,均大开大阖。颈联则写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风”,用景象变换暗示时间推移,也是大开大阖。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谓言在意外。上句写乐景,与颔联“兴”字相呼应。下句写哀景,以引发尾联的抒情。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颈联中“鸟吟”与“猿啸”,似已含有宋氏仕途显达而老境悲凉的隐喻。诗人虽然年纪尚轻,毕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许引起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此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此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独入深山信脚行,惯当貙虎不曾惊。路傍花发无心看,惟见枯枝刮眼明。
莲花幕里笔如椽,横槊雄词邺下传。却笑李陵非国士,创为儿女别离篇。
一春风雨未曾停。料得今宵欲放晴。要持杯酒诉平生。
月到团圞偏不见,人逢离别最关情。教他故意欠分明。
薄日移影午暑空。一杯何事便潮红。扇纨挥尽却疏慵。
早睡情怀冰枕外,夜来消息雨荷中。不须留烛眩房栊。
秋风萧瑟海天凉,不见红衣十里香。惭愧湖边拒霜在,数枝擎露学啼妆。
隐吏重来学灌园,辍耕时与野人言。衡门谩有车马集,厨廪都无鸟雀喧。
夜榻张灯钞籀史,饮瓢分水注陶尊。欲乘艇子梁溪去,稍待春潮系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