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郡良家家好武,相试翘关来征虏。夜从恶少数十辈,醉上南山缚骁虎。
短衣匹马不挽强,虎而有翼谁敢当。旁观睥睨方缩手,一脔割鲜君巳尝。
平生饮血如甘露,羞作车中三日妇。但当一饱不摇喉,谁说万钱难下箸。
寝皮食肉君勿嗔,虎为人害当复去。可笑长杨射猎儿,日暮归来数狐兔。
猜你喜欢
紫牡丹开竞洛豪,春风吹面看栽桃。
琼琚多少非初服,却笑梅花不入骚。
朱顶千年去不回,两峰南北白云堆。
谁人得似黄公子,不爱闲花尚爱梅。
柏寝参玄漠,松区俯泬寥。威灵群帝接,风雨百神朝。
穴地重关阻,升天此路遥。攀龙无处所,遗泽下丹霄。
昙誓人天度有情。风花未免能纵横。羽陵安稳贮云英。
别有狂言谢时望,更何方法遣今生。美人规劝听分明。
昼晷(guǐ)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xiá),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yún)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yān)洒烦抱,可以对华觞(shāng)。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本站。
晷:观测日影以定时间的工具。这里指日影。漏: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简称漏。
暇:空闲的时候。
亭午:正午,中午。
筠: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于焉:在这里。华觞:华丽的酒杯。
君去我来吟赏地,盘溪环绕翠微中。
溪人似祠惊人语,不许从容一醉同。
老境已骎骎,功名负壮心。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西端、河南省北端一带。诗人曾北游大都,路经此地。古帝都:冀州为古九州之一。据《禹贡》载,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杀蚩尤后为诸侯尊为天子,“邑于涿鹿之阿”,涿鹿亦属古冀州地域,故称为古帝都。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记载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山川、地理交通、物产等情况。
醪(láo):浊酒。酤:通“沽”,买酒。
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奕:累,重。
大朝:指元朝。亮:同“谅”,确实,诚信。
踌蹰:止足不行的样子。
甦:病体康复称“甦”,这里的复原的意思。
冀州为古九州之一,地处中原,原本繁华。但经连年战乱和元蒙贵族的残暴统治,早已繁华尽去,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诗人游经此地,感慨今昔之比,不禁满怀激愤,遂成此诗。诗中先写诗人于道中所见所想,现实的凋敝与早先的昌盛形成了不堪的比照,诗人在感受着“寒风袭我襦”的外来痛苦时,心上也自然充满了感慨。与野老的相遇是诗中描写的重点,通过对野老热诚、“意仁”的描写,引出对野老身世的探询,再引出诗人对元统治者摧残、消灭汉文化传统的激愤和感伤,这种伤痛其实要远比在生活和物质上的伤痛来的更加强烈和深邃,于是,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又进一步上升到了企盼民族复兴、文化再续的感奋,发出了“”的浩然长叹。
整首诗语言朴实,时近口语,直抒所见所感,不事雕琢,感情真挚而关怀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