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徽水定何处,谪官今几时。长沙应有赋,南涧可无诗。
柳絮催春远,梅花寄客迟。谁怜忆公久,头白少相知。
猜你喜欢
谢朓南齐守,司农古汉官。杯今与谁把,山亦要公看。
细札颁何日,离骚读又残。侍郎兄弟在,往往上金銮。
东阁当年夜,华灯照别樽。断碑思雁塔,佳客愧龙门。
岂料三吴路,相逢一水村。只今悬望眼,犹欲黯离魂。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tú)苏梦,挑灯夜未央。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乾坤:天地间。乾,卦名,天;坤:卦名,地。堂堂:公然。
穷:偏僻的。
屠苏:代指新年,古有农历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挑灯:拨动灯火(古人多用油灯,需要拨动灯芯),点灯。央:尽,完,结束。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竹筇轻健草鞋宽,野外消磨半日閒。
病叶已霜犹蛮树,片云欲雨又归山。
灯分寺塔晴偏见,水隔渔家夜不关。
愧我莫如霜上鹭,霎时飞去便飞还。
生辰何幸偶群龙,一笑吾翁若亦翁。为涉岁年知冷暖,懒从蓍历问穷通。
能诗未许澄江朓,爱客何妨北海融。看取向来歌舞地,玉梅零乱綵云空。
诸葛张陈已上,将军未数黥韩。
暝夜险途风雨,令人悬相辛酸。
故人今作祇陁客,想见天寒尚倚楼。江海暮云多旧友,关河夜雨有孤舟。
桓荣学业仍稽古,李广才名未得侯。何似云林倪处士,焚香清坐澹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