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雁鹜行馀纸尾钳,岸湖老屋压题签。印文生绿空藏匮,草色蟠青欲刺檐。
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官曹那得閒如此,亦奉一囊惭属厌。
猜你喜欢
残年困简牍,静坐忆渔樵。
鄙意惭轻出,殊恩免早朝。
微霜凋绿树,寒日满朱桥。
怅望沧波友,弓旌岂易招!
徐家笔力见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黄。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输滕阁擅三王。
健骨金刚锁。任铁围、八风飙起,四洲涛簸。方丈维摩安稳在,时有天花飘堕。
有萨波、若师知我。我梦千人石畔去,见生公、说法天龙卧。
寿者相,君知么。
寄声笑口应须破。海中占、珠联璧合,再中日可。艮地新年风起处,依旧司天台课。
把旧事、重提㦬懡。二老风流相约去,醉长安、市上花三朵。
劝汝酒,一杯那。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dǔ),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zhǐ)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参考资料:
1、李明忠主编.《潍坊诗词》:齐鲁书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页
2、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
3、唐满先编注.《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12:第272页
4、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页
5、韩格平著.《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页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所经:经过的时间。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笃:深厚,真诚。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涉:度过,越过。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
陶陶:和暖的样子。朱夏:夏天。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说,盛阳的夏季,草木是那样的昌盛而繁茂。全诗前六句写情,结尾两句写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诗人与刘桢情谊之绵长,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无限的回味和深长的意境。
这首诗明白如话,无丝毫矫揉造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以“与子别无几”领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极写相思之深;以“虽路在咫尺”与“难涉如九关”相对比,续写相见之难。在相别与难见的内心情感矛盾冲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从其所表达的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中,可见诗人之功力。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应运生夔龙,开元扫氛翳。
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轻尘集嵩岳,虚点盛明意。
谬挥紫泥诏,献纳青云际。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挂帆秋江上,不为云罗制。山海向东倾,百川无尽势。
我于鸱夷子,相去千馀岁。运阔英达稀,同风遥执袂。
登舻望远水,忽见沧浪枻。高士何处来,虚舟渺安系。
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丽。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
顾侯达语默,权子识通蔽。曾是无心云,俱为此留滞。
双萍易飘转,独鹤思凌历。明晨去潇湘,共谒苍梧帝。
叠鼓凝笳宴未阑,战尘回首满人閒。南山翠竹长不起,东海洪波流己乾。
宝驾陆沈池馆尽,锦帆星散水云閒。空馀仁寿宫前草,遥接雷塘野树烟。
十里扪藤萝,千崖插虚碧。
仰觉云汉低,俯见尘市窄。
小山走委蛇,远水别支脉。
身骑鹪鹩枝,目眇大鹏翮。
更有千载人,幽岩蜕空魄。
朝蹑一片云,夜啸百丈石。
我疑真人去,留此守剑舄。
道人既无心,何事苦著迹。
我有一壶酒,起舞酹仙伯。
松槿虽殊途,宇宙同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