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九依辰至,追欢付曲生。竹根拚醉卧,菊蕊正牵情。
杜曲酬佳节,陶翁爱此名。吹花更吹帽,相值得豪英。
猜你喜欢
佳晨出西郭,仰视天宇清。
乐哉旷土怀,浩浩吞四溟。
新涨忽勇退,篱落粘枯萍。
风幡招客游,旷望隔苹汀。
仆夫厉清深,竹舆竦亭亭。
波翻石凿落,尚带蛟龙腥。
华堂入松竹,德人占聚星。
脱帽飞羽觞,颓放解天刑。
时当行火令,草腐亦化萤。
炎官纷陆梁,空飞赤云俜。
遥知垄上耘,暴背愁白丁。
兹游岂易得,未用叹沉冥。
数竿修竹便为邻,有力任舂未是贫。世事空随流水驶,閒心自与白鸥驯。
更招辽海传书鹤,为问玄洲种玉人。迁有佳期同晚岁,白云相对岂无因。
东来孤鹤下林梢,破屋萧条不剪茅。洗玉池头云气合,翻经台上树阴交。
閒心讵遣神为马,避世方惭祝代庖。忽寄新诗到玄圃,清歌须藉玉壶敲。
爱此城高处,回鞭醉每醒。江花两岸白,烟树一行青。
云学山舒态,天随水赋形。吾多徐孺子,独向此沈冥。
至人识破浮生理,万变何尝有不同。果蝶梦周周梦蝶,为风乘我我乘风。
得时未必全无识,穷处方知却有通。毕竟欲齐齐底物,世间元是一虚空。
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四海哭若丧慈母,百官狂走天为黑。
忆昨临危坐御床,手挈神器归今皇。密语丁宁肺腑裂,三老亲闻眼流血。
金縢立剖石室秘,此事难从外人说。我君谦让不可得,割哀践阼弘祖烈。
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群方悦。越南海北霹雳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此时九道使臣出,舍人亦辍螭头笔。白马朝腾蓟北云,锦帆暮闪江沱日。
江沱秋交多裂风,洞庭云梦俱眼空。巴陵县令舍人兄,接诏会弟西楼中。
童年题诗在高壁,六载不到纱为笼。南岳以南惟峻山,苦蒸毒雾何盘盘。
天王新令雷电掣,妖蛇不敢啼林端。五溪官长喘喙拜,黔州父老垂泪看。
却瞻苍梧云气黑,斑竹临江怨幽色。翠华缥缈空冥间,此时此恨谁知得。
君不见马援拄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万里之行自此始,归来何以献天子。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è)飞。困煞(shà)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傍晚时分,展翅高飞的大鹏乘着强劲的秋风,翱翔在九天云海之上。而自己却是一个困居中原的平民百姓,上天无力。可悲呀,这境况不知道故人知不知道?心里有登楼的意愿,但可恨没有通天的楼梯。
参考资料:
1、滕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80
2、解玉峰编注.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华书局,2016:51
3、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50-51
南吕:宫调名,南吕宫为十二宫调之一。金字经:南吕宫曲牌,又名“阅金经”“西番经”,亦可入双调,定格句式为五五七、一五、三五,七句七韵。九天:九重天,极言天之高远。鹏鹗:均属鹰类,此以自谓。鹏,一作“雕”。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布衣:指平民百姓。登楼意:东汉末王粲依附荆州刺史刘表,不被重用,郁郁不乐,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并作《登楼赋》以明志抒怀。上天梯:隐指进身为官的阶梯。
马致远这首《金字经》写他投谒不遇、天涯沦落之悲。
此曲以景起兴,也有人认为开头两句是梦境。接着连续化用了两个典故。“九天鹏鹗飞”,隐用了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的意境。雕鹗搏击长空,青云得志,恰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慨作一反衬。“困煞中原一布衣”,化用了《下第》的诗句。金朝诗人李汾《下第》诗云:“学剑攻书事两违,回首三十四年非。东风万里衡门下,依旧中原一布衣。”“九天”与“中原”一高一下,可谓“霄壤之别”。一个在九天中展翅高飞,一个却在功名场中“困煞”,构成鲜明的对比。“困煞”又写出了作者的懊恼与焦灼。他想尽办法改变命运,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只能大叹一声“悲”。“悲”作为一字句在此时逼出,恰到好处,颇似从心底里迸发出的一声叹息。作者无奈的心情尽在这“悲”之中。“故人”一句,又添写出作者此时的孤独。
作者不甘“困煞”,而又无法解脱的深愤,在末两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登楼”补示出诗人抒感的地点,那西风雕鹗正是登高所见的景致,“登楼”又是文人临高凭眺、感怀起兴的习惯举动,所谓“登兹楼以四望,聊假日以锁忧”(王粲《登楼赋》)。然而“楼”与“九天”毕竟相去过远。“恨无上天梯”,既是实情,又是借喻,虚实相兼,增添了全曲悲凉沉郁的气氛。小令短短七句,将悲秋、不遇、孤独、失路的种种怨愤尽数包容,可以见出作者遣词命意的成熟功力。
这支小令以极其豪迈的语言,表现极其沉痛的情感,使人倍觉其沉痛。马致远的前期虽屡遭困顿而豪气犹在,豪放之中多有层面激抗争之音,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