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君山那可上,四面是层波。
此地风烟古,前人赋咏多。
征帆冲雁字,官舍近渔歌。
况尔修真者,回仙必见过。
猜你喜欢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首句“病来自是于春懒”。病了,自然是于春事就懒得管了。这“病”,也许是生理的,穷愁潦倒嘛,病也不新鲜。但古来病字多作忧患贫穷的同义词。人一穷困了,当然于春事也就勤快不了。自己于春事为懒,然而别院此时的笙歌,正响成一片。两两对照,何等鲜明。这不仅想起昔日的繁华、热闹都衰歇了,更伤心的是,既然主战派落到了如此地步,那个笙歌一片的别院,作为政治对立物,当然就是主和派了。自己这里既然是酒杯尘封,那么昔日的清客此时也都过到那边去了吧。当“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支笛”都不得不作为货币而付作酬劳的时候,就不用谈什么歌舞了。歌妓云散,酒杯尘封,则无人上门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时唯一和以前一样的就只有杨花,对他是依旧是热情地沾衣扑面,没有因他这么穷病而嫌弃得远远地离开他。而且当作者正感到辛酸时,倒感到一如平时的杨花,反而因愤世俗之浇薄,似更故意的亲热了。这亲热,正表现在它“笑人情浅”。这一“笑”字,冷峻极。人们往往以水性杨花比喻薄情,他这里却认为杨花反而比人之情是更为深厚的。对轻薄的杨花,居然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感慨,则这个世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软如轻絮的杨花,在他手里却成了沉重的鞭挞。寄慨之深,不止翻案文章写得好而已。
章丘死矣章泉老,经月何为不寄诗。世事易教闲里过,古心难以众人知。
莫因开径思来往,只合深居叹别离。矗矗灵山终不变,芜城吹角暮云垂。
东望台阳咫尺间,好风不怕石嶕顽。五更洋面平明到,习惯波涛自往还。
昔初送君向秦关,君时失意多悲叹。今来送君复西去,君怀新命多欢语。
别君重见凡四年,颜色如故气轩轩。文章学问益老富,卓然远致信可贤。
长安古都今大府,并护关西诸节度。迩臣元老来后先,贤士大夫还而聚。
君持利器往从之,当能一发胸中奇。莫嗟须臾廷下屈,我有镃基又乘时。
君家湘衡万馀里,十年远游何所事。高车驷马终当归,努力无为故人耻。
星作双眸铁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飞扬若得东风便,须借上林春一枝。
四十余年友,清才拜下风。老来诗共遣,心会两聋公。
芳蕊鬅松夹道垂。珠幢玉节下瑶池。异香团就小花儿。
应念裴航佳句好,休论白傅送行悲。月娥亲自送仙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