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众人喜乞巧,我以巧为忧。言巧多欺佞,行巧为邪柔。
学巧竞穿穴,文巧多彫锼。巧不令如此,宜吾之耻求。
我欲守拙性,浩然镇轻浮。尽窒众巧门,化以孔与周。
此志尚未遂,感激在初秋。南顾问牛女,女实能巧不。
猜你喜欢
七夕今宵看碧霄(xiāo),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参考资料:
1、毓明笠,刘卓娟主编,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1,第212页
2、刘声锷,苗林,李农等主编,精选古诗词解读含中小学生必背的全部古诗词,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7,第144页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人间多道路,天上亦风波。卧看双星转,闻当七夕过。
神犹甘处野,智不及踰河。祠祷怜儿女,纷纷奈巧何。
处处香筵拂绮罗,为传神女渡天河。休嫌天上佳期少,已恨人间巧态多。
齰舌自应工妩媚,方心谁更苦镌磨。独收至拙为吾事,笑指双针一缕过。
鼓枻沧溟去。践山盟、待證鸥鹭。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浅如许。一径处、檀栾青凤舞。炎景敛、日中无暑。
林海荡、绿云靡极,绕殿脚、泉声如故。婀娜蓬莱,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
访炼师羽化,玉徽辍轸,腹痛赏音无。寥落钟鱼琳宇。
碧纱笼、壁题尘污。怅蕊珠宫阙,沈沈朱鸟,年时洞天曾住。
遁藕空、将身迷处所。生意抚、婆娑庭树。道场散、饥鸦掠食,兵尘梗、归雁无书。
海印芜平,宝珠花萎,魂归绛雪泪应枯。又黄昏、战舰空滩,角声吹暮雨。
真乐关心不可支,先春先到好花枝。不堪胜事催诗兴,更触閒愁到酒卮。
肉食只今多战垒,锦筵何处逞腰肢。折冲樽俎吾儒事,谁为将军一洒之。
晓鸦闹、哀笳送响,恨绕危堞。城曲锋车待发,青门祖席半阕。
正去国、情怀多菀结。绕朝策、执手心折。念万里、云帆自兹始,临分倍愁绝。
悲切。向风泪满江阔。是望远、伤高哀时意,欲诉筝雁咽嗟。
击碎瑶琴,难抵生别。壮心漫竭。搴梦云一洗,中天明月。
肠断阳关声三叠,襟痕染、旧香未歇。映杯底、山河微影缺。
更翻酒污了,榴裙沁血色。回看短鬓搔成雪。
君家濒海习风涛,涉险归来气亦豪。天许鸿文传域外,惊魂才定亟拈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