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元留翠刻,昭代奉宸游。
绿酒联杯泛,红泉满字流。
澄清涵玉宇,潋滟转银钩。
霄堮奎躔布,龟图洛画浮。
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
若许铭天德,圜青岂易俦。
猜你喜欢
猛思量、B674窝初度,鲁云呈瑞时节。平山杨柳苍茫外,犹是乡关明月。春漏泄。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发。烟波梦阔。谩约住西风,呼将塞雁,把酒为君说。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摺。依然熟路轻辙。林泉暂洗经纶手,桐柏夜香熏彻。趋魏阙。指天上星辰,平步仪清切。蟠桃未结。待做著功名,却寻曼倩,相与带花折。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本站。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使:让。必:一定,必须,总是。南郭:复姓。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请:请求,要求。为:给,替。说:通“悦”,对......感到高兴。廪食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廪:粮食。食:供养。以:用,拿。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好∶喜欢,喜悦,此处是喜欢。逃:逃跑。立:继承王位。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如今的笙。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的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忠臣重此过邛崃,经计才优帝命谐。县弩清尘资远抚,史彤修职峻荣阶。
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锦里万家迎使旆,壶浆应释去思怀。
繁香簇簇三株树,冷艳飘飘六出霙。移植天中来几月,欲看憔悴老江城。
支离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马贤。京洛衣冠违伏枕,沧江杨柳共长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总是玄。闻道陈蕃偏爱士,可怜风雨榻常悬。
绕幔尧章,玉台叔夏,此才天吝。清声阁畔,滂喜余芳犹引。
忆尊前、翠笺共披,九霄唾落珠玑润。又月箫谱歇,梅屏春闭,已成遗韵。
凄紧。霜兰陨。正骑省诗悲,令公香烬。燃脂剩墨,荩箧深储珍本。
待流传、光烛汗青,嗣音漱玉宜骖靳。怅春明、社约凋零,断阕空金粉。
六奇秀南州,五老萃西路。风壤虽异区,英灵总佳誉。
千回边海日,百丈际江树。苍翠春到时,空濛鸟飞处。
沾衣萝磴雨,宿棹花岩雾。适楚偶目新,瞻闽屡怀故。
雅澹浩然想,解道玄晖句。慰尔远暌离,因之裂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