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猜你喜欢
平生痼疾在烟霞,到处林泉是我家。
若也远公容入社,直须酤酒不须茶。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zhì)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mù)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傍晚离开渡口,乘瘦马登上山岗平坦路。西郊又送来了秋日的凤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现的翠绿色,衬托着纷纷飘落的黄叶。登高思远,南国的秋景,无处不凄凉。
自从和她离别以来彼此便杳无音信,难忘那云愁雨恨的离别之情。指着回归京城的道路,但见雾霭笼罩着广阔无际的茫茫水面。泪眼情意专注,向远处望去,直到看不见,终日就这样独自伫立,直到夕阳西沉。
参考资料:
1、王克俭主编.柳永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98
临江仙引:词牌名,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向晚:近晚,傍晚。陟:登上。平冈:平缓的山脊。暮山:暮色中的山。横翠:翠色横亘。衬:以暮山为背景衬托。飘黄:黄叶飘零。素景:秋景。楚天:长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云愁雨恨:因男女恋情而引起的烦恼。帝城:京城。凝情:全神贯注。望断泪眼:即泪眼望断。望断,望尽。
上片在人物活动中写景:渡口斜陌,瘦马行人,登平冈而望秋景,从暮山横翠、残叶飘黄中生发出凭高念远的凄凉之感。下片怀念香闺佳人,因久无信息而烦恼愈深,旧情难忘。意欲返回帝城,却又烟水茫茫,归期无望,只好独立斜阳,望断泪眼。
此词表面上虽写的是旅途相思之情,但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慨实在多于相思之情。词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凄苦的漂泊者的形象:乘瘦马,陟平冈,在深秋暮色中,面对的只是暮山横翠、残叶飘黄,非常的凄凉。此刻,或许只有脉脉温情可以抚慰他孤独的怀抱,但“香闺别来无信息”,他所能把握的,只有一些温馨的回忆,也只是回忆而已。而另一方面,“帝城归路”又“烟水茫茫”,纵使他“凝情望断”了“泪眼”,最终也只留下一个“尽日独立斜阳”的孤独的身影。漂泊,阻断了过去和未来,使漂泊者成为一个纯粹孤独的存在,一个被时间和空间同时剥离了的存在,这是非常悲哀的。
这首词语言凝练,节奏舒缓,首尾呼应;通篇不用典实,不施涂泽,清畅如话,弥见其天真率意也。
心安已到无心处,病去浑如未病前。
晨起更知秋色好,一庭风露听鸣蝉。
动者利进为,静者乐止居。
物性有偏得,惟贤时卷舒。
张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誉。
老矣归偃休,买地斸荒芜。
屋成为令名,名实与时俱。
南堂栖幽真,晨起瞻像图。
北堂画五禽,游戏养形躯。
燕有诸宾庭,学有诸子庐。
问侯年几何,矫矫八十余。
问侯何能尔,心不藏忧愉。
问侯客何为,弦歌饮投壶。
问侯儿何读,夏商及唐虞。
嵩山填门户,洛水绕阶除。
侯於山水间,结驷有通衢。
我念老退者,古多贤大夫。
留侯亦养生,乃欲凌空虚。
闭门不饮酒,岂异山中臞,疏傅稍喜客,挥金能自娱。
不闻喜教子,满屋青紫朱。
张侯能兼取,胜事古所无。
褒称有乐石,丞相为之书。
而我不自量,闻风亦歌呼。
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溪流见底寒且清,光凝浅绀渊之精。
斧柯千古遗仙局,云暗半山含紫玉。割云镵玉巧如神,龙尾铜台可奴仆。
君来自南数千里,不载珠玑似薏苡。芊芊溪草裹石砚,文字之祥直送喜。
明窗大几墨花春,炉山吐兰千穗云。虚中含默静相对,那复草玄惊世人。
只除风雨夜,特地到吾轩。相望若千里,相看无一言。
清閟高人骨格奇,意趣岂复同凡儿。偶尔适兴写山水,冷致冽欲凌人肌。
想是霞餐却火食,不然那得清如斯。此卷高尺长减仞,幽溪重复山逶迤。
枯林一簇山之麓,林下深深置两屋。盖茅零落墙欲颓,屋后萧疏映丛竹。
柴门不闭阒无人,烟波迤漾平侵门。旁通略彴亦将断,舟楫沈齧洲沙痕。
崇峰侧岭绝蹊畛,荒寒似写乱后村。要是生当至元末,乱亡在在惊心魂。
目有所伤手自应,岂惟迂癖成性存。此卷笔法尤可喜,细观不与常作似。
山石居然王右丞,树木全逼营丘李。枯淡虽云是本色,神味须知备众美。
世人但拟解索皴,谁向先生问具体。李君珍惜同隋珠,自云得之酒家胡。
出坎藉茅非偶尔,定是迂翁神与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