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牲日养未为丰,六帙俄如一梦中。天外阴云沉婺彩,堂前凉露陨萱丛。
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共挽灵輀歌楚些,荒郊乱起白杨风。
猜你喜欢
穹岩特起,爱纡回磴道,百重苍翠。怪石嵯峨无定相,扪处一天烟霭。
凤盖缡褷,龙鳞偃蹇,拂帽松枝碍。疏钟何处,僧寮缥缈云外。
最好绝顶攀萝,一枝塔影,卓立凌空界。绀宇琳房相掩映,弹指华严香海。
洗钵池遥,谭禅石古,剑影雄千载。岧峣行殿,崆峒轩驭如在。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shù)角上高楼。
吴姬怨(yuàn)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shuò)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lǒng)水无声冻不流。
远望苍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发愁,独上高楼即听到驻军呜呜的号角声。
吴地歌姬为寄托怨思而吹响了双管,荆轲临行前辞别燕太子丹大声悲歌。
千里边塞山河辽阔暮色苍茫,山顶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显得秋之萧索。
入夜之后寒霜浓重西风吹起,陇水悄无声息地凝冻成了冰导致难以畅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0
2、刘学锴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苍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戍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吴姬:泛指吴地歌姬。怨思:怨恨悲伤。双管:古乐器。燕客悲歌:用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别:一作“动”,一作“上”。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关山:关隘山岭。一星:指山顶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朔云:北方的云气。朔,泛指北方。
夜来:入夜。西风:西面吹来的风。此指秋风。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至甘肃省平凉一带。冻:一作“噎”。
此诗写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写“燕客”回忆身在江南与亲友相别的悲情场面,当提出来单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极力渲染边塞景物,没有丝毫主观情绪掺入其中,纯是以景煽情。作者只是客观的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问题,则完全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作者无意把读者的思维拘束在文字的范围之内,因此形成一种意蕴绵长的效果。看似不言情只绘景,而情却蕴在景中,这是温庭筠一贯的手法。
全诗描绘了一幅日暮边关阔大苍茫的景象,从中寄寓着诗人客游边地的愁怀。这种边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为官,亦不能在边塞建功立业。在诗人眼前,是国势衰微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悲凉压抑的边塞情景,边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荣光,而自己满腹才学却不能受重用而辗转流离,因此触景伤情。“重霜”“西风”“陇水冻不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凄苦与悲凉。
全诗语言清新爽利,对回中道一带边塞景色的描写,颇能显现西北边境的苍莽辽阔与悲壮苍凉的情致。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温庭筠诗颇多贬抑,但对这首诗却颇为赞赏。
雪岭梅花绽,云洞老僧惊。
三十年前真是误。驹隙匆匆,尘土长安路。赢得闲身忙里过。
青山白水空烟雾。
梦觉邯郸炊甑堕。钓月樵云,生计从天付。话到忘言成默坐。
夕阳一片溪山暮。
敬戒毋违母命之,阿翁庭训寓新诗。堂前萱草忧宜解,衣里芦花冷要知。
内则一篇常诵习,大家七诫莫忘遗。百年好合从今始,不比深闺作女时。
旧闻刲股事,今见结庐情。笃行关风俗,残躯效死生。
秋原双泪苦,春草寸心倾。独夜悲风切,偏闻宰树声。
宝塔高十层,巍峨天主堂。蹇人欲上天,引手能扶将。
指挥十字架,闪闪碧眼光。土人手执棰,驱之如虎狼。
苏州大都会,新辟通商场。蜃气嘘作楼,马鬣化为墙。
行有女欧丝,条条出空桑。载我金钱去,百帆复千箱。
我奉大府檄,奔走吴之江。一月三往来,往来趁夜航。
彼酋领事官,时时从商量。喜则轩眉笑,怒或虬髯张。
岂免斗唇舌,时复摅肝肠。世人别颜色,或白亦或黄。
黑奴汝所知,汝曾至南荒。昔有女王国,曾封亲魏王。
文身易断发,鳞介被冠裳。自我竖降幡,亦附强国强。
汝弟捧地球,手指海中央。区区黑子大,胡为战则赢?
汝母口诵经,佛国今何方?如何伏魔者,怒目无金刚?
聪明汝胜母,书付汝参详。慎勿给人看,看则疑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