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休看红药咏翻阶,极目荷花照酒杯。
静濯明妆何所待,风标公子远飞来。
猜你喜欢
鄣日青圆自拥阶,绉风绿净可添杯。
被花恼处君知否,罗袜凌波笑不来。
白日红红花映阶,高高下下叶成杯。
娇娆似不禁长夏,故就团圞扇影来。
立马送君地,黯然愁到身。万途皆有匠,六义独无人。莫怪敢言此,已能甘世贫。时来贵亦在,事是掩何因。投刺皆羁旅,游边更苦辛。岐山终蜀境,泾水复蛮尘。埋没餐须强,炎蒸醉莫频。俗徒欺合得,吾道死终新。展分先难许,论诗永共亲。归京稍作意,充斥犯西邻。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苏轼、黄庭坚是北宋影响巨大的著名诗人,两人的诗歌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的诗歌气象宏阔,铺叙宛转,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常富理趣,但苏诗散文化、议论化倾向明显。苏轼有满腹才学,难免在诗中卖弄,以出新意。黄庭坚作诗则力求新奇,选材僻熟就生,喜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诗风生新瘦硬峭拔,善于出奇制胜。他所用“夺胎换骨”、“点石成金”增加了“以才学为诗”的倾向。苏、黄两人在技巧上力求出新,对传统有所发展变化,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因此元好问承认了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只知诗到苏黄尽”和影响力(“一波才动万波随”)。但是另一方面,苏黄的后学者却往往没有苏黄的才力,未得其长,先得其短,容易出现一味崇尚奇险、堆砌生典、搜罗怪异形象,语言生硬晦涩、词句雕琢不自然的弊端(“奇外无奇更出奇”)。元好问批评了苏、黄诗歌缺点所造成的不良风气,同时,这也反映了元好问崇尚自然、雅正,反对险怪、雕琢的诗歌思想。
风力萧萧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晖晖,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
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
千岁仙桃进御筵,华缸春蔼御楼前。圣皇一念同民乐,九域欢谣彻九天。
何人画秋色,芦花绣如组。罢钓睡孤舟,月满潇湘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