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皋苏粲园英,泽芝纷水叶。赤弁舞纤肌,黄袍缓老颊。
鸣飞各有适,吾独嗟衰薾。齿发久已疏,又复失调燮。
粱肉谢鼎俎,参苓富巾箧。葵扇风未来,桃笙汗初浃。
呻吟和哀蝉,梦寐追化蝶。抚枕念平生,世故饱更涉。
弱龄负奇志,胸蜺盘炜晔。夜徯傅嵓访,朝待渭滨猎。
荀爽岁九迁,康侯日三接。功业著钟鼎,声名垂史牒。
那知事大谬,举趾得踬跲。多难集暮年,百愿亡一惬。
寒灰消寸心,清泪腐双㫸。坐令孤鹏骞,化作瘴鸢跕。
忧来复自慰,人生几蓂荚。呼吸过百岁,俯仰失千劫。
乘流须纵棹,遇坎即停楫。些语不成骚,商歌鼓长铗。
猜你喜欢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yíng)玉,鬓(bìn)梳蝉(chán),绮(qǐ)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
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91-93
2、石延博.宋词.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年12月:64
小莲: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小怜(一作莲),能弹琵琶,善歌舞。此处借指琵琶女。碧云天:意思是蔚蓝的天空。绣阁:闺房,指女子的住处。幽恨:深恨。
莹玉:形容皮肤洁白。莹:玉色美石。鬓梳蝉:将鬓发梳成蝉翼的形状。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素娥:传说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故故:故意或特意。唐、宋时口语。婵娟:美好的样子。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说转轴拨弦,开始弹奏。听去果然不同凡响:“弹破碧云天。”古人形容歌声响亮和美妙,本有“响遏行云”之说(见《列子·汤问》),唐诗“歌遏碧云天”即由此而来。苏轼再加变化,用来夸说琵琶弹奏的高妙动人,是恰切不过,而又有创新意味的。着一“破”字,可能受到“鬼才”诗人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这句诗的启发,以突出其超常的艺术效果。由于受到词调字句的严格限制,苏轼不可能像白居易那样在《琵琶行》中对另一个琶琶女的绝技展开描写,而只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以夸张和写意的笔法作了高度的概括,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说琵琶女技艺高超,还表现在:“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能把一个闺中女子内心深微、复杂的感情,都通过琵琶弹奏的乐曲传达出来,让苏轼“分明”地加以体认,这是很精湛的技艺。这两句虽然同样写听觉感受,却从曲调传写的情感(或心理内容)着眼,因而并不显得重复,而且多少接触到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也暗含着苏轼对她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上片写琵琶女,句句紧扣“琵琶”的弹奏,寥寥几笔,就能给人以比较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过片“肤莹玉,鬓梳蝉”两句,从正面着笔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和鬓发俏丽,像是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琵琶女外形的美丽。接下去“绮窗前”一句,像是写了一个侧影,与上片联系起来看,这该是琵琶女弹奏之处,原来那美妙动听、曲传幽恨的琵琶声就是从这儿发出的。所以这一笔虽已虚化,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结尾以明月来衬托,使琵琶女更显得天姿国色,美丽动人。妙在将明月人格化,说明月在今夜特意随人行走(当明月发现琵琶女之后),似乎要同琵琶女比一比谁更美好呢。这是苏轼听到琵琶女弹奏时,恰好见到当空的一轮明月,灵感突发,因而获致的神来之笔
从全词来看,上片为主,而下片为宾,下片所写的人的外形美,对于上片所写的技艺之精、乐声之美来说,也是一种衬托。苏轼使二者相得益彰,更突出了琵琶女美的形象。这是作品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
宿惠留藩屏,馀忠在禁庭。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砂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萍踪十载寄江湖,空涉风涛负壮图。此日红莲欣共赏,昔年白璧悔重酤。
功名随分心常泰,势焰薰天骨亦枯。还约中秋同玩月,九龙山下候车徒。
棉花织布胜绵绸,江北人来市上收。有女家家勤早起,机中忘却未梳头。
露白秋郊迥,风高宰木凄。深嗟墓门道,犹有聘君题。
隐迹庞公并,诗名魏野齐。孝魂招不返,应只在辽西。
凤历新颁朔,椒盘尚献春。故人来远道,旧事忆比邻。
童子常游钓,先君辱诲谆。妙年期奋迅,中道适邅迍。
处困宁东海,观光向北辰。策勋精国语,捧檄佐王臣。
案牍需翻译,蛮荒赖警巡。一官心未慊,再世气方振。
有弟嗟沦落,无家共苦辛。南游绝交广,东望极瓯闽。
天路飞扬阔,家山感慨频。浔阳新阀阅,槜李旧宗姻。
浅土双亲念,浮生百岁身。亟归冲雨雪,努力剪荆榛。
马鬣封犹古,鹏程路转新。行看袍换绿,莫叹鬓如银。
折柳歌金缕,看梅想玉人。停杯心眷眷,分袂礼彬彬。
我已辜新渥,君毋忘昔贫。愿持清白操,随地福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