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
猜你喜欢
一会灵山未陆沈,纷然血指痛连心。比丘身在普门品,空向指头尖上寻。
侍女动妆奁(lián),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chāi),羞入鸳(yuān)鸯(yāng)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suì)。
侍女翻动着梳妆匣,故意惊动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彻夜未眠,正背转身偷偷地落泪。
懒得卸下发上的凤凰钗,又害羞钻进那鸳鸯锦被。不时看一眼将尽的灯烛,只见它随着烟落下灯花穗。
参考资料:
1、龙榆生撰.《唐五代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1页
2、赵仁珪,朱玉麟,杜媛萍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159页
侍女:婢女。妆奁:指女人化妆用的镜匣。故故:故意,特地。
卸:除下。凤凰钗:妇女头饰,凤凰状。鸳鸯被:绣有鸳鸯花纹的被子。金穗:指灯芯节为灯花。结的过长了,有时候会掉火星。旧传灯花有喜信。
词的上片写一个侍女对贵妇人未眠的误会与发现。“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是说一个侍女动了一下梳妆用的镜匣,想故意惊醒睡着的女主人。可能侍女未获主人同意不便离开,但久候不耐烦,误以为人已睡着,有意发出响声,装做提醒主人梳妆的样子而惊醒她。“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意谓:哪知道主人本未睡着,而是背过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泪。
下片直接写贵妇人未眠的情态和原因。“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说女主人懒得摘除头上的凤凰钗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绣着鸳鸯而羞于睡进被子里。凤凰钗是做成凤凰形的钗子,鸳鸯被即绣上鸳鸯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贵妇人,未卸妆而卧是情绪不好。见被上鸳鸯成双,而自己却孤单一人,相形之下不觉害羞。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与同居,是其孤独难眠的原因。“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说这时又见到油灯将尽,带着烟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灯芯结成的灯花,像金黄色麦穗。结的过长,掉下成为火星。这是写残夜之景。妇人虽已就寝,但依旧未入眠,可能前一夜是残灯下孤眠的,这一夜此时又一次见到残灯,见到灯花落下。这暗示等待丈夫同寝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其相思之苦,读者自可理解。
这首词构思精密细致。从头二句写误以为入睡,到三四句写发现未眠,是个转折。五六句进一步写未眠的样子及原因。末二句更进一步写失眠之苦。描写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难,相思之深,也层层揭示。写侍女的动作与女主人懒卸妆有内在因果关系,因为主人懒卸妆,才有侍女动妆奁。前后安排,很有逻辑性。这首词描写贵妇人既恃贵娇懒,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细致。选用偷、懒、羞等形容妇人这种心理,极为精确。末二句以写景作结,耐人品味。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匠心。
仙槎隔溟渤,天汉嗟无梁。桂树含丹葩,瑶草限年芳。
我生无羽翰,翻飞不能翔。揽衣步宵月,抚剑临秋霜。
欲问严君平,此事何渺茫。
惜春曾向吴船宿,酒渴吴姬夜破橙。蓦听郎君呼小字,转头含笑背银灯。
平生胆气清高,抱道长乐逍遥。
天地阴阳反覆,云收雾卷丹霄。
梳妆台下,扪碑字、金碧依然天半。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藕花长满。
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传呼急,平明骑马,值紫宸班换。
指点重瞳亲御处,飞阁千层,彩虹双转。朱颜频改,都不是、寻常意中庭院。
飘泊青衫,随例属、天家拘管。忆二十年前慧业,侍玉皇香案。
穷海三秋尽,扁舟百里行。夕阳无近色,偏照远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