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蹲鸱用事谢黄独,木奴弄色陵乌椑。
落日人行桑柘里,西风雁过稻粱时。
故山秋晚正如此,游子天寒何所之。
一笑沙禽忽惊去,水边的皪早横枝。
猜你喜欢
满堂游子叹飘蓬,无数离情细雨中。
飞盖西园因卜夜,挂帆南浦待分风。
岂知江海经年别,不见关山去路同。
他日相思非一水,尺书何处寄春鸿。
秋草没野渡,日淡黄金洲。水鸟具静态,脚踏烟波浮。
不知何所惊,又飞十步留。人语寻岩际,风力回沙头。
豁然帆势尽,一落空山楼。
秋尽气乃严,冬初物随敛。独彼桃李花,红白浓以显。
娇媚弄春妍,厚颜不知腼。时气乃以乖,草木亦献谄。
悠悠者苍天,我忧何日遣。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烂漫西郊外,肩舆度碧桃。春生武陵洞,病起曲江涛。
日彩摇纨扇,天香袭锦袍。绝崖仍独上,谁似谢公豪。
禁柳疏阴澹晓晖,青春其奈送将归。烟尘近访黄龙塞,云海仍思白鸟矶。
壮迹诗篇聊自纪,豪情杯酒向谁挥。也知天地伤多事,肯信扁舟易息机。
天中二景自为邻,卖药餐霞学隐沦。明月竞驰千里足,繁花留醉五陵春。
谁捐侠客双龙剑,自有娇娆对舞人。赋就凌云应召对,何须东阁拜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