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鹃嘉树状非常,久向缁林压众芳。春去尚疑啼蜀魄,客来还错认丁香。
高人好事栽莲社,野叟移根植草堂。习气未除端自笑,赏花衔惠意难忘。
猜你喜欢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cáo)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kuò),无日不风波。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参考资料:
1、刘兴汉,吕树坤编著.中华历代诗词精品译析元曲三百篇译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02月:97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嗟余好吟咏,千金享敝帚。不知他年中,何人取覆瓿。
持此感先民,一生常低首。药塘一诗伯,后先醉云叟。
咳垂百载上,随风落吾手。诗中不知名,得之他人口。
零落此蠹简,似有鬼神守。行当公天下,与世同尚友。
薛涛井上,武乡祠畔,叹蓬飞又落径行处。故国重游,空极目暮云烟树。
更那堪声声杜宇。神州如梦,清愁无数,渺沧江有谁呼渡。
步履行吟,似飘泊西南杜甫。背斜阳漫寻归路。
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落关犹待漏,交戟未通车。
薄云初启雨,曙色始成霞。堑流铺紫若,城风泛橘花。
弦诵终无取,顾己自怀嗟。
汉江山色秀苍烟,山拥江光入马鞭。
行思欲飘飞鸟外,别颜空惨落花前。
勉旃关赋那终岁,好在家声幸壮年。
鹦鹉故洲应寂寞,得无新句发晴川。
西罨松篁路,雪消沙水清。天寒行役倦,酒醒别愁生。
落日横车影,长云送雁声。梅花应未发,留待照春晴。
虎视龙兴竟若何,千秋劫急感山河。终南巨刃摩天起,怪底关中战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