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学金仙李伯阳,来从雄愈论天常。毫锋落纸一台妙,诗艳惊人万丈长。
会见鹍鹏俱变化,稔闻兰菊各芬香。盍簪联席论文酒,却笑渊明独引觞。
猜你喜欢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yāng)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yī)不知。
年轻的村姑身穿红衣,在梅子成熟的时候,下地插秧,她们前后相随,结伴而行。
一路上,唱着长歌和短歌,歌里唱出了她们的真情,唱出了心中的怨恨别离,别说这一片心意他不知。
参考资料:
1、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第2卷唐诗、宋词》.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9月:第617页
2、任溶溶.《宋词精选》.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50页
长相思:词牌名。初发黄梅:指梅子黄时。梅树早春开花,梅子立夏后熟,梅子黄时正是插秧时节。
歌诗:即歌曲,比喻以歌词唱别情。休言:不要说。伊:他,指村女的情人。
这是一首用平常口语描写闺情的词。上片写村姑们的穿着和黄梅时节结伴插秧的情景。身着红袖衣,成双成对的姑娘结伴插秧的场面,不难使人想见那劳动中有说有笑的快乐。这不仅反映出地方的风俗人情,也显示了她们的美丽、活泼、多情。特别是“双双女伴随”一句,既写出她们的互助友爱精神和女性的心理特征,而且渲染出一种亲热、热闹的气氛,表达出村姑们那种淳朴真挚的感情。
由插秧而引出唱山歌,这也是地方风俗。下片通过歌词唱出了与情人的离恨。“长歌诗”三句指明所唱山歌的形式、内容和情感。她们唱的长歌是首长诗,短歌是首短诗;不管是长歌短歌,都是以反映青年男女间的爱情为内容,集中表现出她们与情人的离愁别恨,揭示出作品的主题。结尾“休言伊不知”是料其情人必定知道姑娘心中的离愁,只是不来关心体贴她(们)罢了。因此她们的自我诉苦,委婉地流露出对情人不归的怨恨,也是对情人不体贴她们的责怪。可以想见她们是何等地思念情人啊!采用唱山歌的形式来倾诉相思之苦,与其他形式相比,又别具一番情趣。
以叙事的方法来写结伴插秧的村姑们,用唱山歌来传情,不仅显示她们性格的乐观开朗,而且又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情质朴,语言节奏鲜明,富有民歌风味。
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高山闲巍峨,流水声呜咽。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古雅声,讽谕成凄切。皴bq老松根,晃朗骊龙窟。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金多丑女妍,木朽良工拙。奸宄欺雷霆,魑魅嫌日月。蝶迷桃李香,鲋惘江湖阔。不寐孤灯前,舒卷忘饥渴。
盖茅为寓所,郡治亦于兹。篱外獐窥吏,衣中蚁齧肥。
昼长无讼牒,兴到有新诗。早食逢来使,斋厨米再炊。
洞庭资善政,层城送远离。九歌扬妙曲,八桂动芳枝。
雨足飞春殿,云峰入夏池。郢路方辽远,湘山转蔽亏。
何当好风日,极望长沙垂。
渔牧耕樵绕涧阿,四时风景逐时多。唱闲晚犊歌停调,云破春犁雪满柯。
日落桐林海月上,岚收石屋晚钟和。秦溪旧境年年似,物在人非奈尔何。
缕缕袈裟叶叶云,相宗衰眇仅能存。青鸾影下寻初地,金粟香中净六根。
收拾华严归自性,总持尘刹故称尊。误疑宋玉工微咏,涓滴何曾报佛恩。
北斗挂须弥,杖头挑日月。
林泉好商量,夏末秋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