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孙发蒙耳,猥作支厦木。仲舒弃胶西,白驹在空谷。
脱粟饭故人,安敢望薰沐。齐人固多诈,何由调玉烛。
猜你喜欢
湛湛太液池,气接昆崙丘。雕葫紫箨辈,茂密谁能俦。
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偓佺倚黄鹄,往往乘风游。
飞燕倾人国,专夜居昭阳。当时姊弟贵,坐阅岁月长。
琉璃作窗扉,金翠粲以光。无复闻勤俭,敦朴追文皇。
淮南学神仙,逸迹穷山海。著书名鸿烈,精爽凛然在。
字中挟风霜,反躬忘寡悔。空馀袅蹄金,万世将谁待。
彼姝掖庭子,王嫱端可怜。咄嗟毛延寿,媚妩移远山。
一朝聘绝域,艳丽复何言。画工戮几尽,遗恨抱当年。
侍中着貂珰,非无事君志。杂用儒家流,仕宦讥不止。
汉代从行幸,亲近固其理。何尝裨衮职,所执玉虎子。
惠庄长安儒,驰骋盘珠走。廉蔺茧栗犊,五鹿不当负。
拊心困剧谈,此中固多有。口舌何足争,虚名千载后。
海燕欲飞调羽。萱(xuān)草绿,杏花红,隔帘拢(lǒng)。
双鬓(bìn)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参考资料:
1、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
2、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
3、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