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嗣公丹凤羽,高笑破群蛙。汲引后来秀,义侠如朱家。
出语掩颜谢,游戏达摩耶。卧读春风句,飞鸿澹墨斜。
猜你喜欢
在昔董仲舒,屈身相胶西。穷经著繁露,窥园废扶藜。
而我异于是,清晨来灌畦。雨馀聊自适,微吟看断蜺。
堂堂一舒翁,道价融壑上。烟霞断尘缘,那复知苦相。
会将超诸缘,夺我事理障。莫言霜满颐,矍铄一何壮。
牧庵担板翁,锐气如平日。明璧不可瑕,崇兰有馀苾。
何尝疲津梁,苦铩垂天翼。索价无乃高,孤峰问少室。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飞波千尺泻天风,点点珠玑洒碧空。日午洞头寻醉石,不知身在水晶宫。
今年六月热全无,不是云阴即两余。
松叶落阶休扫动,黄金线织滑氍毹。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sēng)、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gān)、东阳酒、西湖蟹(xiè)。哎,楚三闾(lǘ)休怪!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虎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虎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寺前有虎溪,常有虎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不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辛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不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隐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隐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隐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不谢绝人事,不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隐,有些友人可能不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不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不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隐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不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不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