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渫井寒泉彻底清,不容私地有蛙鸣。修除何独充庖易,要看箨龙将雨行。
猜你喜欢
软炊香饭杜陵老,烂煮葵羹玉局仙。饱喜饥嗔吾未免,何当辟谷去求玄。
淮南猪肉不论钱,下舍应须数击鲜。过午食单毋溷我,饭来开口亦欣然。
虐雪饕风春事晚,轻红未放入夭桃。即看倚杖花经眼,便许堆盘黍雪毛。
止酒废诗春昼长,颇知易戒复难忘。戏于窗下还诗债,便欲花前唤索郎。
元始但一气,厥状含鸿濛。卑高犹未陈,至理已混融。
粤从太极分,玄白自污隆。天泽肇履象,中正根民衷。
三皇不沿辙,五帝亦殊风。万殊虽支离,一体当贯中。
天地乃吾体,清明元在躬。寄言希颜徒,勖哉克已功。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日落烦暑退,秋晴河汉明。
微云映天白,纤月过林清。
独卧谁晤语,幽怀殊未平。
萧萧夜深冷,皓露满前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