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丈夫岂无泪,不学儿女悲。
今日独潸然,为别良交知。
交知不易遇,一别会何时,
念兹出门去,空有长相思。
非无樽中酒,亦有桐与丝。
未饮先叹惋,欲歌还喑噫。
谁能谅予心,惜哉此别离。
猜你喜欢
西邻击鼓北邻听,饮马持戈密相应。
一朝奋跃事争锋,朔气充盈夸战胜。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间空细柳。
二疆款附岁奔驰,捆载金缯萃渊薮。
饫肥服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
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
庙堂尚论正无为,肯向平时议攻守。
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
非无硕画破妖巢,直遣万里威棱振。
皇天爱人犹赤子,纵欲殴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听誓盟,重获岁时贽琛赆。
斯民怀德乐休兵,戍卒归来解锋刃。
皆言邻徼复清夷,嗟哉异类终难信。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1、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城郭已非似昔年,湖山灵秀故依然。相逢臭味苔岑契,大好交情金石坚。
旧恨早随春逝水,清谈怕问日沈渊。井亭桥下波如镜,照彻樽罍泪欲溅。
记托新安郡,晨朝见异峰。遥思黄叶径,多被白云封。
孤往未能决,他年焉可逢。披图如曩昔,惆怅列岩松。
即雠终自翦,覆国岂为雄。假号孤城里,何殊在甬东。
祀夏功何薄,尊周义不成。凄凉庾信赋,千载共伤情。
天风吹落日,秋色上遥岑。
倦客未投馆,栖鸦已满林。
妻拿非远别,岁月易惊心。
市酒不成醉,新蛩助我吟。
为忆幽人八十馀,片帆来访水南居。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