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怒王师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谁如。剑头何患无炊米,楯鼻多应有檄书。
尽道公孙能跃马,应怜学士独焚鱼。旌旗未度长河水,千骑元戎已捣虚。
猜你喜欢
平步青云感遇初,试看倾盖气何如。橘皮应笑陈人榜,隽永争谈辩士书。
梦鹿果能谁得鹿,知鱼未必子非鱼。青山马上多诗句,北斗以南名不虚。
野鸟日啼户外,凉风时入帘间。老夫梦后攲枕,稚子病中解颜。
古来名未灭,人好水还清。一读高僧疏,尘劳悟此生。
懒心避俗通三昧,恩义驱人说二难。捩柁风生催郢客,出门云杳入燕山。
纵横士马悲途梗,惯熟楼台当旅还。举目烟霄有征雁,几时书帛寄乡关。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pán)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qiāng)笛怨无穷。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8页
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羌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这首诗虽然充满塞上烟尘,但究其根源,诗人写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闷之情,与其他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有所不同。首联写诗人登高所望见的壮丽景色,起句宏伟,而且跳脱,铺就出一绝大之空间。诗的颔联写水流的急,月势的静,两相映衬,衬托出诗人欲动不能,欲静还动的心境。前四句景物特点是写出了塞风光的苍凉雄壮。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尾联是诗人对边塞生活高度凝练的概括,见解深刻独到。后四句抒发作者饱尝世途艰辛,前途未卜的心情,起突出主题的作用。
战血肥春草,妖魂附野狐。
风吹沙草落日黄,鸦啄髑髅飞不起。
江千岁晚苦多阴,抱膝真成梁父吟。此日饯行无别物,赓歌聊识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