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飘荡将何倚,凄凉不自禁。江湖千里梦,风雨五更心。
游子黄金印,幽人绿绮琴。渠方汩朝市,吾合老山林。
猜你喜欢
不学养生术,且为归隐谋。青山犹昨日,白发不禁秋。
适兴须村酿,忘机狎海鸥。夜来何所事?欲上仲宣楼。
异地羁愁已渐分,春来花鸟自堪群。朋游祗恨同声远,消息徒劳隔岁闻。
王月漫赓椒里颂,客星仍傍海东云。山川吴越俱形胜,芳草王孙却为君。
池沼全无水半瓯,高乡遇旱更堪忧。连年有蓄犹无患,那晓连年已歉收。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树合若无路,傍寻有寺通。远鸦翻夕景,一雁压春风。
石面雷批壑,松腰水掣空。凭栏疑日月,不似楚吴中。
精灵元独种,瑞采合分敷。自信根心一,谁云生色殊。
波流仍独立,风雨足相扶。莫遣齐谐志,由来德不孤。
压花晓露万珠冷,金井咿哑转纤绠。宝阶寂寂苔纹深,东风摇碎湘帘影。
芙蓉帐暖春眠重,窗外啼莺唤新梦。推枕起来娇翠颦,一线沈烟困金凤。
游丝飞絮俱悠飏,慵倚绣床春昼长。郎马不嘶芳草暗,半筛急雨飞横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