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澹荡风云气,沈雄虎豹姿。由来天下士,绝异里中儿。
苦县常栽李,商山旧采芝。不当卿相位,犹可帝王师。
始有巾车获,俄蒙仄席知。贤才方并用,谗说遽相欺。
豸角将巍冠,龙鳞敢逆批。变通俱合道,舒卷各乘时。
筑室烟霞秘,还丹日月迟。愿公长住世,须作后天期。
猜你喜欢
东峰不可极,乃知造化尊。屹然鼎彝峙,势如虎豹蹲。
松气望蔚蓝,无人践霜根。巨灵拓太古,高掌谁能扪。
晨光没河汉,似有云车痕。阴风折秋花,吹落洗头盆。
蜷局念乡国,久客伤精魂。且复望虞渊,散发晞朝暾。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念无凌风翮,啖汝洗儿果。莫笑侬无功,一字珠一颗。
句中有眼悟方知,悟处还同病著锥。一个机关无两用,鸟窠拈起布毛吹。
转船惊见柳枝明。风里万丝轻。湘云楚水才堪称,一般是、婉娩多情。
骚客行吟旧地,江山自古空灵。
西风日日送悬旌。如梦数行程。水村渔市联翩过,到今朝、惆怅难胜。
一霎相依旋去,何年再访娉婷。
万里江山几废兴,览图直合拊吾膺。
三王二帝皆难问。两汉六朝何所称。
此日中原全拱北,异时深谷或为陵。
看来今古皆如梦,梦境虚无岂足凭。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là)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shēng)歌,艳态相萦(yíng)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我曾爱西湖的春天来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头笑。转瞬春光过去了,如今是绿叶成荫红花少。
剩下的花儿还妖娆,抓住时机看个饱。何况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来的风情不及从前好,听你开怀畅饮人醉倒。
参考资料:
1、李之亮.欧阳修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74
尝爱:曾经爱。尝:曾经。西湖:此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腊雪:冬雪。方销:刚刚融化尽。绿暗红英少:谓红花大多已经凋败,所剩无几,满眼所见都是绿叶。红英:红花。
谋:图谋,营求。艳态:美艳的姿态,指酒席上的歌妓。风情:风月之情。此处是作者自称年已老去,没有了少年时的风月情怀。剩把芳尊倒:只管将酒杯斟满。剩把:只管把。芳樽: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上片写作者第一次于早春时节赏游西湖的情景。西湖之春来得早,去得快,蕴含时光易逝的遗憾。“尝爱西湖春色早”直抒胸臆,以西湖早春与暮春相对比,表明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早春虽是“腊雪方销”,乍暖还寒,但“已见桃开小”,预示好景在前,风光无限。而暮春却是“顷刻光阴都过了”。“倾刻”句表明在作者的感受中,美丽的春天一下子就过完了,很快就看到那绿叶苍翠成荫、红花稀少凋零的暮春了。这种感受中作者伤感的不仅仅是春天过快地逝去,他伤感的是韶华和生命如这春光一样无情而逝,充满了悲怆的味道。只余“绿暗红英少”,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这同下片“老去”构成对应,使人明白他为什么喜爱早春了。上片作者描绘了一幅早春图:冬天的雪刚刚消融,桃花就蓓蕾初绽,显得特别美丽可爱。西湖的春天可谓既来得早又很美丽。不过,在此时的作者眼中,美丽的西湖春景稍纵即逝。
下片以阔达的胸怀宽慰自己,抒发作者趁有余年以及时行乐的心态。“且趁余花谋一笑”的“余花”,表面是指“红英少”,但实际是指作者余年。虽有“笙歌”、“艳态”“萦绕”周围,但已无“风情”可言,只能任人斟酒,以谋一醉。即使光阴易逝,也要把握现在的美好,快乐地生活,所以趁着西湖还有几朵余花,赶紧欣赏。何况此时身边还有佳人在吹笙歌唱助兴呢。这是作者自我宽解之辞,词情转为旷达。然人老了,无论怎么样尽情畅饮,但毕竟不如少年风情,不可能再有少年时的浪漫豪放情怀。“老去”句,词情又一转,旷达中又有几分无奈。
全词乐景入笔,词情由乐而哀,变而为旷达,转而为无奈,将迟暮之人赏春时的复杂心情表现得细致人微,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