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穷冬长路遽踆踆,风景弥旬暖似春。造物见怜知有为,平生真是负暄人。
猜你喜欢
几年沧海别,相见竟多违。鬓发缘愁白,音书为懒稀。
新诗徒有赠,故国未同归。人事那堪问,无言是与非。
闽(mǐn)国扬帆去,蟾(chán)蜍(chú)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ráo)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64.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2.
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蟾蜍:即癞蛤蟆。神话传说中月里有蟾蜍,所以这里用它指代月亮。亏复团:指月亮缺了又圆。一作“亏复圆”。
渭水:渭河,发源甘肃渭耗县,横贯陕西,东至潼关入黄河。生:一作“吹”。
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
兰桡:以木兰树作的船桨,这里代指船。殊:犹。海云端:海云边。因闽地临海,故言。
贾岛这首《忆江上吴处士》诗载于《全唐诗》卷五七二。此诗“秋风生(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此诗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亏复圆”,又向下引出了“兰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长安”两句,是此日长安之秋,是此际诗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以及“海云端”获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结尾)。细针密缕,处处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秋风”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笔,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行文曲折,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景公登牛山,俯阚临邑区。耕耘被广野,轩冕充修衢。
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
饶乐曾无敌,弃背复何如。公乃叹而泣,顾谓诸大夫。
安得千万年,长有此国都。大夫助公泣,献寿犹欷歔。
晏子敛袂笑,笑此君臣愚。世事如轮环,曾不借须臾。
前此十数公,今已成丘墟。胡不长守此,乃与子孙居。
始知富贵者,喜受庸人谀。岂独当时笑,后世亦揶揄。
朝游万年宫,暮宿天游观。群峰绕曲溪,一日千万变。
纵目神飞扬,有口那能赞。不须秉烛游,佳处已得半。
惟有接笋峰,青壁蹊径断。紫翠立磔卓,通透光三段。
昨晚进石门,深坞斜阳慢。望崖不能前,颈脰屡顾盼。
今晨扶筇来,露草珠璀璨。古洞翠毛零,葛藤恣延蔓。
鼯鼬上树窥,猿狖隔林唤。忽见道士来,笑口指山畔。
云此通隐屏,绝顶有道院。箫管云中闻,环佩月下见。
梯级八十一,彳亍跨两骭。梯穷面峭壁,窸窣凌巧栈。
踸踔一足行,铁索双手换。鸡胸行蚁伏,龙脊妖鼠颤。
頫临万丈潭,铿訇走匹练。虽有贲育俦,下觑杂花眩。
师徒住此峰,往来百千遍。雨过蹑屐登,不翅平地便。
君身长吴乡,丘壑类平衍。亮无凌风翼,对此空眷眷。
余闻道士言,惊汗湿衣襻。羊肠九折坂,王阳尚兴叹。
韩子最奸黠,遗书华阴县。发肤敢毁伤,渊冰早兢战。
兹游虽好奇,何自取惊惋。举手谢道士,我行亦已倦。
寄语峰头人,白云好娱玩。乞我辟谷方,金丹炼九转。
服食待身轻,还来振羽翰。
学校尊崇盛典扬,诏迁玉德殿西廊。大官供帐调珍膳,内相传宣饮御觞。
授业惭无师道立,明伦喜见国家昌。皇风即日还三代,杞梓楩楠尽栋梁。
楚国江山古,维舟望渺然。山盘青入蜀,江合白吞天。
樊口上寒月,汉阳生暝烟。欲寻抱瓮者,小别夕阳边。
维翰孔务。
明时劳止。
我求髦俊。
以作僚士。
佥曰尔谐。
俾蕃是纪。
逝将去我。
言念北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