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昭昭无极发天倪,底事之人路尚迷。但使爱莲知所爱,世间何水不濂溪。
猜你喜欢
面水一亭在,临风绕芰荷。香消长日暑,色借醉颜酡。
隔浦栖文鸟,方桥引素波。徘徊何限意,伫听采莲歌。
光风霁月不可见,奔轶谁能继绝尘。看取芙渠菂中薏,一番花发一图新。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tái)荒任径斜。
陶然恃(shì)琴酒,忘却在山家。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满了苔藓。
我无比畅快地寄情于琴韵酒兴,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人家。
参考资料:
1、郑在瀛编著.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315页2、(唐)李商隐著张强刘海宁解评.李商隐集名家选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80页
胜:风景优美。遗:忘也。尘事:世俗交际之事。岁华:年华,亦指美好景物。
当:对,映照。
任:任凭。
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恃:倚赖。
首联“”“遗”字极佳,与诗题“自遣”相互呼应,与下文中的“念”字形成掎角之势,暗寓诗人面对春秋代序,生发出迟暮之感的喟叹。
颔联与颈联主要描写春日的宁静之美。神秘的夜幕下,万籁俱寂的大自然宁静却不死寂,它有泉声、风声,亦有月光的流动,它与白日一样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任”字有气韵,一写听任自然之妙,二写诗人的萧散和闲适。
尾联“”陶然幽居“恃琴酒”,可以暂时忘却红尘俗事。“忘却在山家”,表面上看,诗人摆脱了世事纷乱,从而内心从容、恬静、舒适、安详。
这首诗层次分明,围绕诗题层层展开。诗中虽处处见隐者风貌,然诗题中“自遣”二字却暴露出诗人并非甘心情愿地置身红尘之外,景物的幽静更彰显心境的苍凉。竹影风声,月夜花香,幽泉潺潺,径斜苔荒,在幽境与琴酒间颇有悠然自得之趣。但因“地胜”而暂忘“尘事”,因“琴酒”而“陶然”山家,这种“自遣”是所谓举杯浇愁,并非真能超然物外。
小谢清高大谢才,圣君令泰此方来。
一从到后常无事,铃阁公庭满绿苔。
红锦帐中歌白雪,乌皮几畔抚青英。
不知何物为心地,赛却澄江彻底清。
谁报田中有黑虫,一家斋戒减仙容。
分忧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
忧民心切出冲炎,禾稼如云喜气兼。
林下闲人亦何幸,也随旌旆到银尖。
方恐狱中桃树出,忽闻枯木却生烟。
褚祥为郡曾如此,却恐当时是偶然。
枯骨纵横遍水湄,尽收为冢碧参差。
分明为报精灵辈,好送旌旗到凤池。
舍鲁依刘一片云,好风吹去远纤尘。
犹期明月清风夜,来作西园第八人。
余幼寡好尚,所求在岩峦。青鞋白接䍦,濩落三吴间。
良朋偶云集,结我以岁寒。殷郎自东海,孙子自函关。
霜月明枫江,驾言虎丘山。归云拥绝阁,下视空尘寰。
腾身慕黄鹤,延年愁金丹。愿言事支遁,孟浪烟霞端。
乱红成阵满天涯,黯黯春帆细雨斜。何处仙源容避世,赚人毕竟是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