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勒花骢达宦乘,我惟两脚踏崚嶒。山林不见休官客,云水何如问道僧。
老鹤梦回清露滴,佳人信杳碧云凝。五旬不雨心如醉,赖有新篇破溽蒸。
猜你喜欢
麈尾高挥演大乘,火云不散愈崚嶒。漫同三岛吟诗客,閒访重峰醉酒僧。
翠竹阴移凉梦远,碧莲香散暮云凝。归途未即天瓢注,犹有长风解郁蒸。
一去二三里,烟(yān)村四五家。
亭(tíng)台六七座,八九十枝(zhī)花。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参考资料:
1、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艾尼.《新手妈妈育儿图典》: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第93页
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惯作野人多野兴,欲为时用少时材。
出城偶与沙尘背,转觉溪山入眼来。
春深燕子绕朱楼,绝代才名此胜游。欲吊灵均无限恨,雨花烟草路悠悠。
沈沈起视夜何其,风动琅珰月乍移。兜率有天应待我,庐陵无米更思谁。
从来衲子轻漂泊,自古诗人重别离。汝到故乡凭致语,诸公且莫问归期。
春草原头雨湿烟,夕阳渡口水吞天。披图坐我风蓑底,一梦长林二十年。
旧弼初收召,惟公力赞扬。
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
大度宁猜阻?群言自中伤。
拳拳虚左意,犹可质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