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虚阁延凉飔,唯闻芳草气。渔艇出沧浪,弄笛仍遗世。
山鸟为飞鸣,游鱼顺流去。幽人午睡馀,翛然信高致。
何物马生图,会得其中趣。展阅不能忘,赋得工五字。
猜你喜欢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这两句中似乎还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图”,别本作“画阑”(“阑”同“栏”),说诗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猗与石磬,金声玉振。先王搏拊,以正五音。百兽翔感,仪凤舞麟。
在昔尧舜,斯磬乃臻。宗庙致敬,乃肯来顾。赞扬圣德,上下受祚。
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
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
秘宇涵风寒{氵念}{氵念},虚廊侵月静冥冥。
宝章玉庭神深地,应想谁何会百灵。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閒多。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与郎相别时,槟榔高过屋。妾有回文锦字诗,为郎翻作槟榔曲。
绿窗沈沈春昼閒,金盘钿合罗两鬟。苦心一寸谁解识,中含血泪红斑斑。
昨梦郎归采蒌叶,丹髓凝春霞满颊。愿封珠唾寄蛮笺,郎若见时还念妾。
折取繁香无处寄。不分残红,却被东皇误。断送流年知几许。
一天狼藉风和雨。
金缕低迷浓作絮。搁了帘栊,黦了春庭宇。春若有情应少住。
重来门巷难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