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去梅花岭上村,可堪群盗起如云。汝身不识今生死,消息何由远听闻。
旧隐琴书锁秋色,孤城关柝急斜曛。四郊此日方多垒,魂梦相寻路不分。
猜你喜欢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zǎo)清啼,烟梦淡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sì)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wán)扇。
南花清斗素靥(yè),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筩(tǒng),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剪。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包着酒曲的纱布中不断沁出漉酒,岸边树上的蝉鸣声,暗示着春天已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在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之中,远山树林似烟似梦,近处岸边草色淡碧。湖面平静如帘,天上的彩霞薄似轻绡,天涯之人重见此美景。天气渐热,在湖上泛舟多时,荡舟至岸边柳荫下遮阳,朋友相聚敞怀宽袖,反执团扇去热。
同舟都是朋友,所谈风花雪月,船上就不再备诗词文集。竹杯中满溢着芳香的醇酒,诗兴大发,弃舟登岸即兴在破败的断壁上面题诗,是一次“江湖诗派”的隆重聚会。如今草木葱茏一派春末夏初的繁茂风光,只怕西风骤起,一夜之间红叶就会飘满湖面。夕阳西下,渔家女儿随船渐行渐远,滋生出一股无名的愁思。
参考资料:
1、陶尔夫,刘敬圻著.《吴梦窗词传吴文英》: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
2、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7年1月:第167页
3、刘永济著.《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06页
江湖:指“江湖诗派”。曲尘:《古今词统》卷十四:“曲尘”,指酵母菌。伤心水:湖水。歌蝉:鸣蝉。露藻:洒满露珠的萍藻。汜人:鲛宫神女。负纨扇:天气渐凉。
南花:茉莉,一说指岭南梅花。靥:脸面上的酒窝。芳筩:酒杯。湘鸿江燕:江湖诸友。平芜:杂草丛生的平原旷野。镜心:湖心。极:一本作“眼”。菱唱:即菱歌。采菱时所唱歌曲。
在词的上片,“曲尘”两句言词人与诸友泛舟西湖,饮酒作乐,包着酒曲的纱布中不断“沁”出漉酒来,岸边树上的蝉鸣声,暗示着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露藻”三句中,此言词人沐浴在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之中,远山树林似烟似梦,近处岸边草色淡碧,酒中无乐即以清唱助兴。然而眼中山水虽美,天时循环,总会到秋尽冬至的萧瑟季节,故眼前美景亦转为秋怨,词人不可能无残老之悲。“波帘”三句,“汜人”,指浪迹天涯之人,词人自称也。此言湖面平静如帘,山色倒映其中像被湖水摄进去的绿色画卷,天上的彩霞薄似轻绡,词人感叹:这种美景终于又被我见到了。“傍柳”两句,言时近夏日,天气渐热,他们在湖上泛舟多时,这时就荡舟至岸边柳荫下遮阳。朋友相聚毫无顾忌,所以都敞怀宽袖,反执团扇去热。
下片,“南花”三句,言同舟都是诗文朋友,所谈无非风花雪月,船上就不再备诗词文集了。“泛酒”三句,言竹杯中满溢着芳香的醇酒(即漉酒),大家喝得酒酣耳热,遂诗兴大发,弃舟登岸即兴在破败的断壁上面题诗。这真又是一次“江湖诗派”的隆重聚会啊。“平芜”三句,言如今一眼望去草木葱茏一派春末夏初的繁茂风光,但只怕西风骤起,一夜之间红叶就会飘满湖面。这三句与上片“暗惊春换”等句相呼应,但尚在春末却愁起秋风箫瑟之时,词人忧郁凄苦之心于此可见。“望极”两句,复归眼前景作结。言己极目远眺湖面景色尽收眼底。夕阳西下,渔家女儿唱着《采菱曲》等民歌随船渐行渐远,而词人的心中随着歌声的渐消,又滋生出一股无名的愁思。
全词紧扣“与友泛湖”,将描述湖光山水,与友饮酒赋诗及游湖感触尽融于一词之中。
宦游碌碌本无奇,失脚归来莫皱眉。
只合一廛修穑事,岂堪千骑把州麾。
旱乾偶得崇朝雨,秋熟应无卒岁饥。
耕凿熙熙皆帝力,丰年请为续周诗。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
稻粱计拙海田荒,薄暮哀鸣去路长。欲觅一枝何处所,满天风雪漫回翔。
霁雨孤城曙色多,云中双阙郁嵯峨。纵横辇道空车马,寂静宫庭锁茑萝。
事去重更新海宇,客来凭吊旧山河。鲲身逐处潮声乱,数片归帆泛绿波。
冬来玉烛更调匀,傍岁先教雪报春。色借楼台呈气象,力欺狐兔失精神。
故应桃李知阴德,聊许冰霜作后尘。不用渔蓑苦图画,使君诗句自清新。
何处氛埃一点无,法堂清夜月明孤。磬声喜得随风度,僧伴非为避世图。
沧海微茫超上界,高楼缥缈即仙都。浮空出石灵鳌在,不必由来问贾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