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倚春霄苍玉杖,九华峰顶独归来。柯家草亭深云里,却有梅花傍竹开。
猜你喜欢
彼汾(fén)沮(jù)洳(rù),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háng)。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xù)。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是那样英俊无法衡量。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桑叶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07-209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09-211
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洳:水边低湿的地方。言:乃。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菜。多年生草本,有酸味。彼其之子:他那个人。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
桑:桑树叶。英:华(花)。公行:官名。掌管王公兵车的官吏。曲:河道弯曲之处。
藚: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公族:公侯家族的人,指贵族子弟。
《魏风·汾沮洳》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此诗女主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叹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乎公路、公行、公族。这个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高贵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别来才几时,风花已飘瞥。柳叶高于城,柳絮飞如雪。
水色定处浓,岚烟远还灭。客去鸟声喧,空斋独幽绝。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备栖觉地。
庞眉山立孰写真,水墨良因作游戏。
明窗棐几氎巾净,竹炉柏子香云细。
条绳乍解目增明,短幅溪藤联数纸。
当年意匠寄高远,惨澹风云生眼底。
穹岩怪石随步奇,岳鬼蛮奴凛生意。
僧繇未貌锦幪像,道子曾罢长安市。
手携贝多口忘言,瓶莹琉璃瞻舍利。
或嘿或语或慈威,亦蹑芒鞋将渡水。
天女献供颜如莲,结习自空花堕袂。
神閒态逸赞莫穷,墨妙笔精足珍秘。
萧然着我岩壑中,雁荡经行恍能识。
诗成倒挽两龙湫。不用韩公为画记。
帝青八万四千里,更着修眉一两尖。
古往今来愁得尽,不教我辈送愁添。
绿树丛阴草屋春,满庭鸡犬若无人。入门却恨逢君晚,一笑惊看折角巾。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二穉吁何罪,冤犹在史书。
老瞒浑忘却,只记哭仓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