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日青钱买钓矶,秋江短棹任飞飞。好呼巢父为邻右,或伴尧夫上翠微。
芒屩每逢佳石住,布袍常拂暮烟归。翛然此意谁能画,晴浪无声落叶稀。
猜你喜欢
秋风秋雨夜凄其,凭几沉吟有所思。惊鸟故投曾宿处,开花还是巳残枝。
喜看淡月穿云出,静数游丝堕地迟。万里乡心千古意,兴来聊诵少陵诗。
漠漠苍烟接翠微,感时搔首叹蓬飞。西原落日猿初啸,寒渚经霜蟹渐肥。
紫气遥瞻关令尹,澄江长忆谢玄晖。可堪鼓瑟非齐好,九日谁怜未授衣。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
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
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
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69-371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4-355
菁菁:草木茂盛。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阿:山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仪:仪容,气度。
沚:水中小洲。中沚,沚中也。小中小洲曰沚。
中陵:陵中也。丘陵高坡之地。锡:同“赐”。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
此诗的主旨,由于诗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对其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开掘和把握。《毛诗序》“乐育材”说流传二千多年,影响至巨。连批评《毛诗序》全失诗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赋》中,亦有“广‘青衿’之疑问,乐《菁莪》之长育”的句子。此所谓习用典记,约定俗成者也。对诗的主题,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没彼。这首诗的主题,爱情说更有道理,证据之一是人们公认《小雅》中典型描写男女相悦之情的《小雅·隰桑》篇,同《小雅·菁菁者莪》不论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见君子”句式一般无二,第四章都变换声调,各自成章。
此诗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兴,也可以理解成记实,然不必过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当然还有很多,举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仪态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个“喜”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锡我百朋”一句,写女子见到君子后,因获得厚赐而不胜欣喜。第四章笔锋一转,以“泛泛杨舟”起兴,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顺境,有逆境,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女子永远觉得幸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和《秦风·蒹葭》相比,《蒹葭》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把一腔执着、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菁者莪》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静谧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各有千秋。
一跳尘关万里回,百年天地心悠哉。葡萄泼瓮酒初熟,黄菊满篱花正开。
高屐瘦筇新径里,短歌长咏小山隈。纷纷来往门前客,争讶神仙何处来。
红炉轻拨护春寒,一卷《骚经》读未阑。夜永不知明月上,瞥惊梅影到阑干。
百计留春,春不住、愁怀填溢。争如对、宝梳压鬓,翠环铺碧。紫绶金章都是梦,云庐花坞如何觅。劝金杯、浅笑傍宾筵,须均一。前夜月,新离毕。收歰雨,呈红日。荷主人情厚,五云齐出。一颗樱桃天付与,数声水调人飘逸。叹荒园、三月百花残,无踪迹。
遥闻甘似醴,不特在金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