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江雨过春波绿,银瓮香生春酒熟。肥鱼鲜笋杂初筵,一派笙歌沸华屋。
江南名郡说高邮,清门积德如山邱。有美来嫔馀八十,翟冠霞帔心忘忧。
高堂坐拥红氍毹,掌上看成明月珠。当年慈训动人耳,手和熊胆劳勤渠。
凤雏早上青云程,淋漓御墨亲题名。行人远使传天语,四牡騑騑玉节荣。
一函赉赐来西土,文采威仪快人睹。春风便道归故乡,昼锦优游轻负弩。
綵衣正及杏花天,称觞起舞庭阶前。世间瀛岛是仙宅,阿母来降三千年。
猜你喜欢
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五年湘水听霜枫,长乐初闻此夜钟。
辽鹤亦知华表在,仙棋犹许烂柯逢。
蓬山道藏聊为戏,石室真游久欲从。
便拟作歌招隐去。人间得意不须浓。
鹤发贤哉母,冰清又玉温。早同夫傃隐,晚受子貤恩。
箕笔营新竁,铭文托后村。登堂曾及拜,吟望暗伤魂。
浓淡色中匀粉腻,浅深痕上著臙脂。
华堂展处南薰起,一似西湖六月时。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
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帷间角麈千年白,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只今遗木尽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