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灯初息。人静寂。红颜白发悲欲绝。愁千结,泪千滴,新愁旧恨,中宵痴立。
惜。惜。惜。
云惨淡。花憔悴。锦书难达空相会。肠已断,月正缺,山长水远,天涯咫尺。
别。别。别。
猜你喜欢
晶帘控。花阴动。西邻旧日曾窥宋。青鸾悄。窗纱窈。
阿环来未,密香须到。早。早。早。
烟鬟重。湘裙纵。何时待赋朝云梦。银河皎。红墙绕。
明珠十斛,买他偕老。少。少。少。
琼窗口。雕阑右。轻烟半羃梨花瘦。燕儿尾。莺儿嘴。
都来勾引,酒情春思。醉。醉。醉。
银灯后。蛾眉皱。知他一样孤眠否。分离意。相思味。
裙量绣带,袖弹红泪。寄。寄。寄。
重门静。东风定。薄寒如水帘波暝。炉烟袅。屏山绕。
金钱卜罢,玉釭花爆。报。报。报。
春偏冷。人微病。海棠睡起愁难醒。眉慵扫。情空恼。
思君别后,碧天云杳。悄。悄。悄。
又名:撷坊词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惜惜惜。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kē)缘青壁,瓜田傍(bàng)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xié)。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
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
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
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
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
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32-133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0-282
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
天围:苍天笼罩。
残虹:将要消失的彩虹。陕北:陕州以北。关西:函谷关以西。
酒榼:酒器。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爱客:好友。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乡园:指长安。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迷:模糊不清。
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烦暑人閒不可支,暂来陊殿独委蛇。南风一拂清如水,犹似当年解愠时。
曲秃钤声午梦摇,东风吹壒上牛腰。瞢腾瞥见水红影,一路担花人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