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修竹萧萧三两竿,公余时得静中看。
何须更避人间暑,满腹冰霜六月寒。
猜你喜欢
岿然飞阁榜凝霜,雪散冰丸却暑方。治郡风流无处觅,只应栋宇是甘棠。
秋心夜上梧桐月,冷露凄然。虫语联绵。搁破西窗一枕眠。
词人老去心情懒,孤雁遥天。落叶哀蝉。一例悲秋只自怜。
出门看青山,迓此千里客。东皋载我舟,摇摇入州郭。
日暮江流长,坐永天宇阔。悠然增伟观,变化何倏忽。
云度山尾青,雨洒江面白。神工不可测,片月水中发。
天风吹我上南楼,为报嫦娥得旧游。宝镜莹光开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瓯。
清涵宇宙三千界,冷浸山河百二州。醉倚画楼吹铁笛,一声惊破九天秋。
肃舲溯洪涛,挂石展奇㟧。颇怀济川人,复羡临濠乐。
兹山绝地脉,江海秀磅礴。突起无曼延,中流自瀺灂。
太华巨灵擘,龙门神禹凿。崄峭由代工,位置非天作。
仰干斗牛精,俯枕川薮络。中虚酿灵润,外观表封略。
楼宇尽骞腾,岚翠汾沃若。潮音杂钟梵,人语怒蛟鳄。
阳侯戏其涯,五采忽乘峤。趫捷慕飞猱,凌厉怜孤鹤。
余本水乡士,夙负沧洲诺。一丘可栖迟,万事甘零落。
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燕支山西酒泉(quán)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7页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白草:边塞所长之牧草。
此诗前两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极言塞外荒凉、酷虐的环境,极富塞外色彩,“燕支”“酒泉”,以西域的地名入诗,一望而知是北地边陲一带;“北风”“沙”“白草”,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诗,给全诗罩上了一层沙海气息;“吹”“卷”,以独有的狂虐气势入诗,更给全诗贯注了一股粗犷的沙漠的血液。后两句“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长安”与“日光”相比,暗用了晋明帝的典故。据《初学记》卷一引刘劭《幼童传》记载: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问何以异昨日之言。”对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是以知近。”帝大悦。结句还可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找到影子。如此用典无碍表达,更增诗句的人文气息。
全诗表达的感情虽极为普通,但表达方式却独具特色。以自己所处环境开篇,有一种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状况的意思,同时又意指自己在这苍凉、萧索的环境中,十分孤独,因而更加怀念友人,怀念那共处的美好时光;随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证了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对典故的运用,且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更见诗人笔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