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
回扑砚上蝇,墨花溅团扇。
猜你喜欢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fù)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chuí)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wù)。
其夕,相与俟(sì)狙公之寝,破栅(zhà)毁柙(xiá),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něi)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如果猕猴不给狙公,狙公就生气地鞭打它们。猴子们都害怕,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醒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舍弃狙公,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本站。
狙:猕猴。部分:部署分配。此处指分派之:到。求:寻找。此指采摘。赋:征收。箠:用鞭打,名作动。畏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树:动词,种植。与:同“欤”,吗。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既:完。寤:同“悟”,领悟到。
相与:一起。柙:关兽的木笼。卒:终于。
以:把。以……为:把……当做。(此处为倒装句,养狙以为:把养猴当做)术:权术假:依靠俟:等候归:回归或:有的实:果实其:那个馁:饥饿为之役:被他(狙公)奴役。道揆:道德准则。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五湖云扰鏖中原,五马渡江江欲浑。关中帝子已北狩,洛下士族争南奔。
新亭英雄相对泣,国体艰危仅能立。姑熟甫见欃枪沉,历阳又闻䝟貐入。
江左夷吾身退高,廊庙重臣刘与刁。幼君母后等孤注,元舅鼠伏先遁逃。
将军精忠贯白日,气吞馀子前无敌。身冒白刃如无人,此身不知知有国。
二子从父身争先,父前子后同九泉。当时豪杰谁不死,一门忠孝今千年。
六朝往事随流水,将军至今犹庙祀。世间万事等飘风,只有忠孝传无穷。
丹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争奈姮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秋风浩浩来,芙蓉花半开。秋风萧萧去,黄叶填山路。
大块本无私,恩威各有遇。藏头白海头黑,明眼衲僧辨不得。
少年不知讳,摅衷怀謇谔。在宥蒙至仁,承嘉谴犹薄。
员外置为理,斋中但掩阁。辍藻事刑书,悬蒲代敲朴。
株染得自明,逮者尽释缚。虽乏广汉神,庶几仲由诺。
两闻春鸟鸣,再见秋英落。笑悟孺子歌,间从渔父谑。
采兰贻所思,无媒将焉托。投赋吊湘累,长揖返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