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娇云溶漾作春晴,绣毂清风出凤城。帘底红妆方笑语,通衢争听卖花声。
猜你喜欢
后苑宸游炎日长,宫中彊半坐回廊。鵁鶄鸂鶒银塘静,杨柳梧桐水殿香。
翠弁仙衣下玉廊,修真宫女夜焚香。舒徐有月随莲步,绰约无人见靓妆。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yùn)。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guī)里冷落谁瞅(chǒu)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大雪纷飞,掩蔽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参考资料:
1、李雁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20-23
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江梅:暗用梅妃之典。梅妃,唐玄宗的妃子,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名梅妃。韵:风韵。那里:即哪里。此句是写思妇遥望远处的景象。凭阑,即凭栏。
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造成交通阻塞的困难,远行人就更不易归来了,少妇不能不为之心碎。在这个时候,要表露少妇的感情再也容不得半点含蓄,因此第三句接着直抒胸臆,明白写出了“不由人不断魂”的惨痛句子。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等词句的意境,进一步表现少妇的孤寂与悲痛之情。第六句“香闺里冷落谁瞅问”,是少妇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
小令的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的深沉严冬都封杀不了。“好”字意义双关,下得非常妙,它似是修饰“憔悴”,用作甚辞,有“很”“太”等意,寄寓着作者深厚的同情,但也有更多的赞赏之意。此句一扫上文所言绝望的情绪,显示出一个少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性格。有此一句,才显出此曲的精妙之所在,它可以使全篇的消沉气氛为之一振。
此曲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前面几句极写少妇的绝望心情,经彩笔左涂右抹,色调越来越浓,似乎已经绝望到底,而最后一句,则急转直下,一反常态。这样,先抑后扬,更富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妾命危如花上露。持不律、待檀郎顾。写不成诗,醒翻如梦,身暂尘寰住。
金甲神君来保护。恨只恨、命难逃数。鸳枕轻抛,云軿急驾,忍向篷莱渡。
壮士常慷慨,懦夫多局促。
男儿志万里,取别无踯躅。
念从去年秋,虏骑公南牧。
关门日以开,胡行一何速。
鼓声郁不发,将士并杀戮。
莽莽洮河间,系虏相随属。
朝为汉边民,暮为胡地仆。
生者长不归,死者填谿谷。
氛祲高逾陇,声势远窥蜀。
至尊日忧劳,臣子幸不辱。
大臣亲行边,主将新分竹。
比闻捷书来,破虏河湟曲。
貔貅气始振,豺狼怒犹蓄。
古来忌小胜,兵事多反覆。
凯歌未盈耳,疮痍尚在目。
军有三日粮,民无五月谷。
中原疲转输,吾意忧心腹。
天子命近臣,分道临荒服。
兹行实特简,何以效芹曝。
君看和亲事,利害如转毂。
即令边衅开,安知不为福。
要挟伐虏谋,掎角联番族。
朝议省牵制,文法罢羁束。
匈奴断右臂,汉将窥左足。
岂无金城略,当如贾生哭。
国耻犹未雪,长歌仍击筑。
东风恁般袅娜,到披香别殿。锦屏外、十二栏干,海棠昨夜开遍。
关得春光几许,垂垂帘幕深深院。见个侬、小立多时,绣余人倦。
格外娇憨怎画,正无赖、轻寒轻暖。曾记得、梦里相逢,年来和梦都懒。
斗宫装、霓裳云锦,点宝髻、蕊珠花片。最怜伊、指笋纤柔,斜擎斑管。
刘家碧玉,天上飞琼,逗诗情宛转。想吟就、玲珑红豆,飘摇红叶,吴国双乔,汉宫双燕。
梨花开也,柳花飞也,断肠谁谱销魂传。让神仙、消受风流,春莺儿啼罢,游丝更比人闲,闲情何处消遣。
列岫眉长,回波眼俊,玉鸦叉睛展。浑疑是、阏氏画错,幽怨琵琶,班女情移,徘徊团扇。
无主春归,莫愁人老,但省识、花间索句图中见。多少环佩凄凉,金粉凋零,世朝都换。
雨滴何由止,人眠不复成。
云深无雁影,村近有砧声。
草草残年梦,寥寥後世名。
太山并螘垤,俱向酒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