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杂遝仙韶按八音,曲馀羯鼓渐声沉。已将殊韵参群奏,岂贵花奴冠古今。
猜你喜欢
百花成锦柳飞绵,才度清明上巳前。绣盖徐徐红日永,六宫游幸不鸣鞭。
君王锡庆自高天,禖燕宫庭每每传。老㜮宝箱珠遍蹙,别收诸阁洗儿钱。
春分腊雪未全销,凛冽春寒气尚骄。
摄事初欣迎社燕,寻芳因得过溪桥。
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篁舌渐调。
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憀。
契阔高禅久,今朝诣竹林。门回秋水远,径折白云深。
自得定中趣,因成物外吟。夕阳发归兴,何日再相寻。
江水绿沉沉,危峰倒夕阴。何人倚高阁,月出听龙吟。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jī),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sī),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ní),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qī)萋,没马蹄。
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
顺着山崖向着山顶登去,群山向下觉得飞鸟更低。
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
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
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
为君题诗啊,哀伤别离,春草萋萋啊,没了马蹄。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33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2-285
西亭子: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李司马:作者友人,生平未详。郡城:指虢州。
盘:盘旋。跻:登,升。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五马: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这里指虢州刺史的车马。天半嘶:在半天空嘶叫。形容亭高。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玉壶:酒壶。
端倪:边际。井:古时八家为一井,引申为乡里,家宅。回溪:回环的溪水。
行:行酒。点笔:以笔点墨。
解携:别离,分手。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描绘西亭景物,抒写惜别情怀。
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诗的后面六句写“送”。先以不觉时间流逝,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留恋不忍别离,接着又两处点出“为君题”,这种复唱的句式,与上文“为君提”一样,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十分深挚。诗的结尾两句:“草萋萋,没马蹄”,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友人就要跨马登程,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以景写情,“惜”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
这首诗写景物,语句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开阔。诗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中间以三句为一节,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写得挥洒自如,自然流畅。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既点明题意,又十分优美含蓄。
江水五百里,上有兰与芷。采之遗所思,含情似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