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别书浑废,相逢老可嗟。免为边地鬼,还宿故人家。
塞路风霜恶,京尘岁月赊。衰颜不重少,儿戏炼丹砂。
猜你喜欢
谩(màn)说投诗赠汨(mì)罗,身今且乐奈渠(qú)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shāng)昌歜(chù)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bó)鸠(jiū)喧。
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
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
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本站。
谩说:犹休说。汨罗: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为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戏称。艾人:端午节,有的用艾束为人形,称为“艾人”。
沉死:沉江而死。星斗罗:星星一样永垂不朽。
觞:古代盛酒器。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菖”。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
风兼雨:下雨刮风。陈昔冤:喊冤陈情。
舍:房屋。鹁鸠: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
《端午三首》是南宋赵蕃的一组关于端午节的诗。
第一首诗是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诗是端午时候诗人对于屈原忠不见用陈江而死,但是诗文传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诗是诗人端午时候读历史有所感触,却找不到人倾诉。这里有一种可能是这个诗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处境相似。
熠耀兮高明,读经兮漱芳。仕不辰兮经以不信,蹇道直兮难行。
人心险兮剑戟,公归来兮故乡。
千绿萧森映夹池,此君长日对支颐。泠然诗思清神骨,何似山阴夜汎时。
寒冰欲尽渡滹沱,千里梅花拥传过。内史声华高紫禁,才人词赋满漳河。
茎台北望烟花绕,关路西连金鼓多。莫向故园贪彩服,凤皇池上待鸣珂。
源发岷峨可滥觞,滔滔东注接扶桑。最怜之子思亲念,个样渊深个样长。
雪霁下扬了,闲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颜。
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
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隐几复何事,欲怜还自怜。梦惊渠是我,坐以日为年。
榆柳传新火,菖蒲灌活泉。离离江上草,又带几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