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卿云烂冲霄,祥景启大罗。紫微穆虚皇,太清为我家。
锵锵八琅璈,和以希夷歌。一气但浮衍,至道良不颇。
頫观区中缘,蜉蝣竞春华。夭浊不自爱,真意其如何。
猜你喜欢
太梵三天主,虚皇五老尊。尚难窥徼妙,岂复入名言。
宝座临金殿,霞冠照玉轩。万真朝帝所,飞舄蹑云根。
郁华开赤殿,结邻炫黄文。葳蕤烂霄汉,照曜下土坟。
东华跸严驾,西崦泮昏氛。神行肃亹亹,象化陶醺醺。
景风调坱圠,玉烛焕烟煴。冥茫密勿间,歘忽幽朗分。
万灵仰无私,九真告成勋。
秋光将老。黄花开早。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更把来、玉觞同酹。过□添炉鼎,朱颜愈少。壮道骨,长仙风,养成灵宝。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
曾驱宛马入神京,拜命重为万里行。河陇壶浆还出候,伊西部落总知名。
天连白草寒沙远,路绕黄云古迹平。却忆汉家劳战伐,道傍空筑受降城。
白头据盘石,长竿弄烟水。为问梦中怨,孰与溪鱼美。
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sāng)叶虽柔解吐丝。
堪(kān)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参考资料:
1、陈光辉,席凤宁主编.中国状元大典(上册:北京出版社,1998.12:312
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夥矣,王溥还能说出什么?这样想着,就好奇的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他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有什么好赞美的呢?诗我可写完了,读不读是你的事,读懂读不懂更是你的事,认同不认同我也不管你,我只写我的诗。诗人表完态了,我也表态:仅就诗而言绝对是好诗,如果取作对待人生的价值观,那就不好了。人生既离不开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也离不了一些外表美而虚无缥缈的事物,人们有时喜欢画饼充“饥”和做梦——化蝶梦或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