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翩翩游侠子,出入咸阳城。千金买意气,五陵交弟兄。
袖中徐匕首,拂拭秋霜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世人矜勇智,中贵联芳声。末路贱行检,此辈方纵横。
至今季布死,尚识朱家名。
猜你喜欢
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人生期百年,百年能几何。逝者不可追,将来苦无多。
向来黄小群,玄发忽以皤。古人亦有言,流光一掷梭。
大禹乃圣人,竞辰惧閒过。亦有运甓老,而肯甘婆娑。
勤苦既如此,令名终不磨。吁嗟当世人,其谁不蹉跎。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diàn)深。欹(qī)枕覆鸳衾(qīn)。隔帘莺百啭(zhuàn),感君心。
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参考资料:
1、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
2、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6
3、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4、柯宝成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24-25
5、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欹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帘:一作“俨”。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词人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把相思之情写得非常含蓄,极尽深婉缠绵之风格。
起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卧于金帐中的神情,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看似平淡闲适。接着“倚枕”句笔锋暗转,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与思恋。“隔帘”二句,写闻莺而惜春,闻莺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时已暮春,黄莺百啭,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将相思之情点明。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此词前两句抒情不露痕迹,次两句若隐若现,末句直吐衷肠。全词除运用象征、触景生情的手法来表达深婉的相思之情外,还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旧隐约,不可捉摸,达到一种欲露不露、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
沙暄风野润,日色上松枝。閒听莺声啭,长吟韨褉诗。
江山如有意,花木更无私。兴与芳春会,重烟起夕思。
铃阁初开兴不孤,醉来时复对乌乌。山低送绿看时失,叶密欺红数欲无。
雅为恋春期秉烛,那知代月有联珠。明朝更是清和候,萧洒齐纨佐玉壶。
从来热处易留人,孤负初心垫有巾。
盍与溪山酬素约,任将风月洗黄尘。
口犹有齿先尝乳,事付无言但饮醇。
见说明朝又东去,莫教虚梦觅诗邻。
青壁双尖长剑倚,博山突兀晴烟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两眼看飞虹,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仑绝顶有真瀑,倒泻生肥玉池裹。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琼楼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练银河较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