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闻石洞今几年,一朝来系秋风船。
大船膖肛小船远,渔舟替涉幽涧泉。
拖舟上上抵砂砾,更与略彴相夤缘。
黄冠道士衣翩翩,殷勤为我临涧边。
相逢一笑挽登岸,忽见珍馆罗修椽。
谢公旧隐无处问,洗眼但看山中篇。
佳哉南国典刑在,大羹遗味朱丝弦。
当是发兴岂神助,两峰对面攙青天。
主人掉头谓不尔,尚能飞瀑千仞悬。
杖筇西下取微径,其境过清神凛然。
初疑穷冬蕴积雪,惊飚拥下阴崖巅。
又疑冰绡挂林杪,薄暮缥缈摇轻烟。
蔽空乍觉微雨集,堕地复作跳珠圆。
谢公得尔句偏好,我今其忍相弃捐。
山奇水怪世莫测,神龙定自藏九渊。
龙兮汝能水下土,胡为懒惰贪昼眠。
自淮以北皆故壤,犬羊烂熳疆域膻。
挽河莫假壮士力,奔雷走电一洗湔。
我诗虽乏漫郎语,强颜犹可供磨镌。
为君他日落此笔,千秋万岁令人传。
猜你喜欢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chén)銮(luán)。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参考资料:
1、王英志主编.历代名家绝句评点: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04
2、傅德岷,李书敏主编.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重庆出版社,1997
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宸銮:皇帝的住处。
此诗以十分形象化的手法,抒发自己的丹心热血。
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此诗虽为登临之作,却不像一般登临诗那样开篇就写景,而是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望宸銮”,交待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孤臣”,不是在写登临人的身份,主要是写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战斗艰苦卓绝,而远离京城的将士却得不到来自朝廷的足够支持,作者心中充满矛盾。得不到朝廷支持,对此作者不无抱怨;可是他又离不开朝廷这个靠山,对朝廷仍寄予厚望。所以,他渴望表白自己的赤诚,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正是这矛盾的心情,促使作者来到山前,于是望阙台上站起英雄伫望京师的孤独身影。至此,我们才会看到,第一句诗不是徒然泛设。它其实为下面的登临起着类似领起的作用。没有多少年艰苦的孤军奋战作前题,那么此次登临也就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联是借景抒情。作者登上望阙台,赫然发现:千峰万壑,秋叶流丹。这一片如霞似火的生命之色,使作者激情满怀,鼓荡起想像的风帆。这两句诗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停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繁霜”二句,作者借“繁霜”、”秋叶”向皇帝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虽然,王朝对自己海上抗战支持甚少.而且甚有责难。但自己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虽凝如繁霜,也要把这峰上的秋叶染红。作者轻视个人的名利得失,而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哪怕自己遭致不公之遇,也仍然忠心耿耿地驰海御故。由于作者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爱国情怀,尽管是失意之作,也使这首诗具有高雅的格调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用拟物法,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读其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曲林古观水西流,天遣皇华驷玉虬。高士远分龙虎派,哲人久伴凤凰游。
楼台山色三峰晓,池馆泉声五月秋。云案凝香浮洞府,坐令和气蔼丹丘。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麾下同心吏,军中□□端。
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
纵马扬鞭趱去程,马溪山上马蹄轻。江声似写前朝恨,山色空留故国情。
入望烽烟迷远近,窥人豺虎漫纵横。孝陵佳气应长在,会见中兴一旅成。
天女化为舍利弗,本无障碍女男身。散花究竟涅槃觉,学书初学卫夫人。
发愿为吾全写诗,画楼春暖日临池。空将十纸摹梁鹄,留与家书说卫漪。
鱼山学行覃溪笔,留得书丹在我家。不写簪花传化度,自然高浑发清华。
月霣风寒注逝川,去年此夕奈何天。房栊久闭尘凝簟,书画搜遗墨满笺。
儿女悲啼倚灯下,形容绰约步阶前。更无入梦肠空断,且费扶鸾问散仙。
智师一字五万钱,千字文无人间烟。旃理临之冰雪仙,忽思铁手拂笺年。
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
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
老柏蜀人爱,甘棠召南思。
领客清樾下,作诗咏歌之。
亹亹圆象运。
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
游原采萧藿。
北踰芒与河。
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
悲风振林薄。
摵摵芳叶零。
橤橤苍华落。
下泉激洌清。
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
极望无崖崿。
形变随时化。
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
恬然存玄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