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猜你喜欢
金凤传呼紫马来,壶山真面气佳哉。
朝天有路鹿呈瑞,应物无心鸥不猜。
黍穋熟时农洗甑,芰荷香客衔杯。
官穹职峻人俱羡,最羡斑衣舞老莱。
太孤太赊日杲杲,璞玉浑金恶种草。无负平生雪此冤,不如一阵香风扫。
霜度湖天白雁秋,商声吹漫旧津楼。人间许转阳和信,约向碧烟深处游。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苍壁束江流,孤军水上头。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午市巴姑集,危滩楚客愁。使君才笔健,当似白忠州。
带甲军容盛,通宵羽檄飞。
安边资武略,制胜仗天威。
王气随雕辇,霜华上铁衣。
单于心胆落,指日受重围。
使星东下斗牛墟,潜德幽光待发舒。昭代进修三国史,词臣来购四方书。
是非往事询黄发,咫尺清光动玉除。若问江淮今日政,愿陈比法话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