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月天高客喜晴,篮舆因兴度溪行。
身逢乐岁留漳浦,心逐秋风入渭京。
日暖登声多稼熟,桑阴具饷野盘盈。
丰年社后多余酒,处处神林箫鼓声。
猜你喜欢
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
月庭有影终难辨,雪径无香不易分。江上肌肤新出浴,岭头环佩忽藏云。
少他几幅青罗袂,解与何人绣段裙。我爱此花真一色,将诗急报范参军。
鞭(biān)影落春堤(dī),绿锦鄣(zhāng)泥卷。脉(mò)脉逗菱(líng)丝,嫩水吴姬眼。
啮(niè)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lěi)眠新燕。
骑一匹骏马,驰过长堤,步步催马,鞭影横飞,我要看尽这春色的美。骏马飞奔,马鞍两边垂障上的轻尘腾飞。路旁女子含情脉脉,目光炯炯有神,好比吴地佳丽的眼渡。
我游遍全城,骑马归来,带回一缕春的芬芳。是谁主持了一场樱桃宴会,要来庆贺新科进士们。东风徐徐,蜡烛被吹得跳跃起来,弄得它“泪流满面”。去年的燕巢中钻进了新来的燕子,一切似乎如此春风得意。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135页2、(清)纳兰性德著.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0:第115页。
鞭影:马鞭的影子。鄣:同“障”。阻塞,阻隔。鄣泥:即马鞯。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泥土的东西。嫩水:指春水。吴姬:指吴地的美女。
啮膝:良马名。樱桃宴: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始于唐僖宗时期。后来也指文人雅会。旧垒:旧时的堡垒、营垒。
上阕中写春色正浓,在这个时候横鞭策马,还有佳人含情的目光,一双“嫩水吴姬眼”把女子的美貌描绘得生动形象。“鞭影”、“绿障”、“春堤”、“菱丝”、“嫩水”,各种充满了动感、孕育着生命力的事物重合,将词人激动的心情,舒畅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阙承接写至“归”。“归”为“啮膝带香归”,踏尽繁花,享受了众人艳羡的目光,即使归来,依旧满身余香。而为了迎接归来,又有人备好了“樱桃宴”,觥筹交错,均是庆贺之词,烛光闪烁,天色已晚,流年似水,这场宴会不知举办过多少次了,但今年却是轮到“新燕”。“蜡泪”本多为悲凉之意象,但在此,一个“恼”字却将红烛也写得俏皮了起来,红烛不再是孤独垂泪,顾影自怜,却似怨恼东风不该,更为人性化,与“东风”恰似一对冤家。最后一句以“新”“旧”对比,暗喻光阴流逝,“旧垒”住进“新燕”,虽有感慨,却依旧积极明媚,因为今年的词人,正是入眠的新燕,也正是如此循环往复,世界才得以生生不息。
《生查子》作为纳兰前期的代表作之一,可以从中看到年少的他意气风发,与往后纳兰厌倦官场后的缱绻之词有很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才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永昼嫔嫱小燕阑,投壶雅戏集清欢。众中最觉天机巧,平送筠筹觅倚干。
近代诗才让达官,曾闻实甫论诗坛。潜夫祇有伤时泪,也作君家史料看。
此身饮罢无归处,心怀百忧伤千虑。
天翻地覆谁得知,魏公垂泪嫁文姬。
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
念我出腹子,使我叹恨劳精神。
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母子分离兮意难任,死生不相知兮何处寻。
先生每叹赏之。一日作清平乐,赠一道人,末云,未试囊中餐玉,明朝且入蓝田,自以为得意,时举以似人。仍索予试作一解,时陆彦文夏士贤诸子,正有出郭行春之约,乃缀此复命,且订其盟,先生对客,击节不已当年曾过宋东邻。汗漫蹋芳尘。如今记得欢游处,画桥横、绿水粼粼。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花村。近来乐事底因循。春又过三分。百年能几开怀抱,绕天涯、芳草销魂。但愿有钱留客,也胜骑马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