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苔竹轩前笋,薰风已布阴。清诗谁可和,白酒自成斟。
顾我尘埃迹,思君泉石心。一贫驱就禄,不觉二毛侵。
猜你喜欢
明月满珠林,僧谈夜已深。虽云车马地,独有薜萝心。
客枕能高卧,禅房寄短吟。风流莲社在,陶令许招寻。
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军破贼年。
冠盖相望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洞庭叶未下,潇(xiāo)湘秋欲生。
高斋(zhāi)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zǐ)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
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
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凉之情。
不知高飞天外的鸿雁,为什么事情乐于远途跋涉,高飞天外呢?
参考资料:
1、钱仲联.明清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0页
2、张贤蓉.中华古典名著读本:京华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第19页
武昌:今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镇。洞庭:湖名,在湖南之北,长江南岸。潇湘:湖南省二水名。
高斋:高敞的书斋。
桑梓: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梓二木,故后人用以喻家乡。凄其:寒冷的样子。
江汉:汉水流至湖北省汉口入长江,故称江汉,武昌在汉口对岸。长征:长途跋涉。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洞庭”“潇湘“点明客居地域,“叶未下“这个意象,则用来印证“秋欲生”的时令,是袅袅秋风将降的物候特征。此处化用《楚辞·湘夫人》:“塌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说洞庭湖边木叶虽然尚未凋零飘落,而秋意似乎已先来到了诗人的心上,已感觉到凉秋的逼进了。营造了一种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围。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是紧承首联“秋欲生”而来,季节变化的信号自然是风雨。在风雨催秋声中,诗人无奈,只好一个人在武昌城书斋中闷头睡大觉了。这两句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又承颔联“独卧”而来,转入直接抒情,第五句入思乡,第六句以江汉抱合,紧承前半首。高斋独卧,冷雨敲窗,作者借此烘托出客居他乡的冷落凄清,顺理成章地将思乡之情在这里抒发出来,显得更加真挚感人。
尾联写到天外传来雁声,诗人发问。这末二句,表面上是问雁,实际上是以雁衬人,相辅而相成,借雁来抒发自己远离桑梓、流寓江湘的感情。
全诗感情脉膊的发展极其自然,“秋欲生”,自然表现为“今夜雨”,因雨而“独卧”,由“独卧”而思家。联联相承,句句牵引,丝丝入扣。全诗八句,一气呵成,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寺古僧庐尽,泥深旧径非。偶然逢宿衲,莞尔露禅机。
宿火拨犹冷,残灯挑尚微。炊烟处处起,日晏澹忘饥。
洞庭之潴八百里,摇星簸日无时已。蛟妖蜃怪族各殊,琐碎讵敢窥神鲤。
曲陵屃屃巨背高,大帜炜炜朱鬐骚。金鳞六六足百劫,珍目两两横波涛。
负舟一听轩辕乐,再驾湘妃返南国。还从汨水葬灵均,自是悠然无底壑。
此物神奇亦相世,得符麟凤称嘉瑞。楼船绣斧撼天来,瞥见乃在春湖澨。
丹青鱍鱍光芒动,画工那许知神用。满堂宾客但咄嗟,衰予感旧堪长恸。
伊昔毅皇岁丁卯,秋旦拿舟发江表。正书玄龙矫矫飞,壮观自诧平生少。
光阴流转如振埃,谛视赤鲤□龙材。龙材龙材,慎尔变化谁能猜,江南无处无风雷。
牛背夕阳红,行行逐断虹。烟迷青嶂雨,云度小溪风。
短笛江村晚,长吟宇宙空。几回芳草岸,高卧月明中。
昔年堂上来三鱣,今日溪头领队鱼。
方信卜居初意好,要教同里识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