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迢(tiáo)递(dì)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tīng)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càn)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piān)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yuān)雏(chú)竟未休。
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归隐江湖,要想在扭转乾坤后逍遥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
参考资料: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80-681.
2、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0.
3、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90-391.
4、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42-44.
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贾生:指西汉人贾谊。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永忆:时常向往。江湖归白发:年老时归隐。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美女湫”广袤数里(见《太平广记》),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社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七、八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庄子自比)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鹞鹰,比惠施)的腐鼠(比相位)当美味而希羡!(见《庄子·秋水》)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据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诚如是,这时句诗乃是有的放矢的。这是第三层。
这首诗,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而语句灵活变化,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
阳气涣不收,淫雨夜复昼。
倒倾怪盆翻,并集疑辐凑。
鸠妇频见离,蛇医颇遭诟。
日月何道行,雷霆半空斗。
顾无大药资,己彼太虚罝。
下堂褰裳齐,出户缩颈脰。
相忘鱼圉洋,并坐鸟栖宿。
不辨过河牛,时看挂树蜼。
乞浆岁在酉,祭社日惟戊。
民谣适厚诬,神赐诚大缪。
攸除荆室完,既潴白渠溜。
叵将瓿帟盛,强把桔槔救。
具棹防陆沉,移书缘屋漏。
因之悯大田,岂暇念灵囿。
荷蓑徒水耕,痔矰休火耨。
溪毛绕宅生,田稚几家茂。
灶沉或浮釜,墙覆乃失溜。
汤汤咸其咨,荡荡孰能救。
斯仓不成千,厥赋难至冓。
空闻田畯喜,亦笑楯郎怐。
积恶等贯盈,饮酒比多又。
极备固有由,太甚不可复。
往日害未消,今岁势仍骤。
槁项八口饥,疾首两眉皱。
神禹合胼胝,蒙庄念昏瞀。
地志费推寻,水经慵句读。
出门一壶随,俯井尺繘收。
花姬首夜膏,石丈齿朝漱。
彼苍有闻知,下土敢陈奏。
朝廷阙四门,刑罚谨三就。
听政厌衡石,祈年饰笾豆。
谁召淮吴灾,复致川广寇。
居人废锄犁,行者耀甲胄。
赤子困泥涂,苍生脱衣袖。
米价市上腾,钱神橐中走。
写帖颜腹空,题诗沈腰瘦。
况兹雨再零,绝类人多疚。
否塞求疏通,崎岖戒颠踣。
幸有客露冕,岂乏人衣绣。
发廪在斯今,为府合仍旧。
首从刍荛询,急向膏肓灸。
莫厚庶以宁,不佣遂全覆。
滂沱免月离,霡霂应春候。
因地修厥利,自天获多祐。
渐垦千亩连,卒致万家富。
吴沼尚无虞,蜀天底须諲。
顿如元丰间,不落贞观后。
永图幸勿忘,肤见奚足狃。
一挽康年回,吾邦即非陋。
东城高且长,下瞰阡与陌。
谷风丽百草,春华纷已白。
良时忽如此,驰景一何逼。
喟彼饭牛诗,终年守寒厄。
恭俭夙所敦,葛屦伤褊窄。
身为物逆旅,生乃远行客。
岂无百日蜡,乐此一日泽。
美人颜煌煌,奇服烂五色。
弹筝奋新响,杯酒纵相索。
斗鸡逐狐兔,六博呼一掷。
贫士悲失职,坎壈何所迫。
安知黄鹄举,随时振六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