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阻寿南楼恰二年,此心恧甚思依然。今朝喜遇称觞日,袖里新诗再办□。
猜你喜欢
净土何如乐土真,金莲开处善根成。
西来孰谓南无佛,今见南楼一佛生。
南极垣头现一星,辉光特著老人名。不随东壁西庚照,要对南楼夜夜明。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本站。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世传:世世代代相传。成:完成。去:离开。逢:碰上。媪:妇女的统称。方:正在。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欲:想要。感:被......感动。还:回去。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卒业:完成学业。今:现在。氏:姓…的人。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我辈周旋实地中,此身穷处此心通。
荷君一见如平素,迹未相亲味已同。
异代神犹赫,当年勇绝伦。玉驹随战伐,金槊剪荆蓁。
麟阁勋名旧,龙池庙貌新。表章勤柱史,伏腊走村民。
画壁威灵在,丰碑纪述真。石墙围白草,虚砌照青燐。
旨酒供溪水,嘉蔬摘渚蘋。临风聊以荐,好为净边尘。
红日初醒睡起迟,捲帘朱户暖烟披。鸿飞目断云山远,鹤伴人閒晓枕欹。
松雪覆阶清入画,竹风鸣院静吟诗。东窗烂影移霞綵,蓬发短歌酣酒卮。
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俱失利。后人不解革前非,递相欺诳真儿戏。
老岩不负灵山记,飏下金襕如弊屣。直饶灭却不传底,争似莫遭渠钝置。
破庵一语如雷霆,聋者有耳那得闻。若谓不闻越情量,蹉过堂堂大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