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种粟上山椒,种禾水没腰。
田家作苦不如樵,炊桂之地甚不遥。
一艘千束莫复朝,顺风顺水不动桡。
归来醉饱吹短箫,野花插鬓樵女娇。
农夫忍饥自芸苗,粟米自熟腹自枵。
明年卖田卖山去,谁能辛苦输王赋。
猜你喜欢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dàn)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澹:也写作“淡”。
“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中化出,赞屏中梅枝活似佳人之天生丽质,虽懒于梳妆打扮,然淡然而立,尽占春色,不愧为“东风第一枝”之称。此亦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赞梅枝也。
“月落”两句,紧扣上片结句而生发开去。林逋《山园小梅》有“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词人另辟蹊径,写自己对月落后溪边梅枝的感受:月儿虽然已沉没在小溪的尽头,梅枝的倩影却能长留在溪畔。此非影留,实是词人感情所系也。接着词人转而写实,言日长天久春天也会过尽,然而绘有“东风第一枝”的梅屏,却长留在舟中。“五湖”句,既点出“舟”字,也复赞梅屏。“五湖”,即太湖。西施曾从范蠡游五湖,此言李中斋小舟载着的梅屏,在千顷太湖的水色掩映下如西子之畅游五湖般的更显婀娜多姿。全词紧扣“舟中梅屏”,拟人状物反复咏叹,形神皆备,根本没有“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之病。
问学知君有所从,未闻论事剧谈锋。滔滔元自滥觞水,凛凛定期寒岁松。
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涟川川上书堂路,宁复斯人旧履踪。
日日寻春到水涯,今朝篱落见梅花。折梅欲问春消息,春在桥南卖酒家。
卓锡何年驻景星,月华高向此中明。天香映处祇林白,玉露飘时贝叶清。
草台荒台光惨澹,云间紫极耀升平。悬知胜概当年事,剩得馀辉满锦城。
闵子大隐流,其性何澹荡。不知十八滩,何如古汶上。
绿柳阴阴深几许,闲心欲共黄莺语。
背指沧江坐晚风,客帆何事潇湘去。
隔江烟柳掩孤村,渡口飞花欲到门。
自折松枝向茶灶,客来应得当清尊。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
鹊惊无稳树,灯暗不成花。
处处跃秧马,家家闲水车。
儿童伴翁喜,聚首话桑麻。